理因素;有结于局部,肿如梨枣的痰核痰块;有流窜经络的挛痛;有阻滞于内脏的痰蒙心窍等病证。证候分类也复杂多端,临床上应根据痰的部位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饮病的辨证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并应根据饮停部位、症状特点,分别虚实主次。治疗原则以温化为主,需分别标本缓急、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虚实夹杂者,当消补兼施;寒热错杂者,又当温凉并用。
各论
第一章肺系病证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风、寒、燥、热等六淫外邪由口鼻、皮毛而入者,每都首先犯肺。同时因肺居胸中,其位最高,覆盖诸脏之上,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故内伤诸因,除肺脏自病外,它脏有病亦可影响到肺。因此,其发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常,实者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虚者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如六淫外侵,肺卫受邪则为感冒;内、外之邪干肺,肺气上逆则病咳嗽;瘵虫蚀肺则病痨;痰邪阻肺,肺失宣降则为哮、为喘;肺热生疮则成痈;久病伤肺,肺气不能敛降则为肺胀,肺叶痿而不用则为肺痿。此外,肺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与大肠相表里,可助心主治节,脾为金母,肝肺升降相因,金水相生,故其为病可涉及心、脾、肝、肾、膀胱、大肠等脏腑,与其他多个病证也有密切关系,临证应予联系处理。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风论》也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太阳病时,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提示感冒风寒有轻重的不同,这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感冒病名则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在“伤风方论”论及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