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治疗病情稳步好转,肿痛显减,但觉酸楚,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苔化未净,舌红中剥,脉小弦数。证属湿热不净,阴伤气耗之候。
处方:生黄芪15g,生地15g,土茯苓15g,透骨草15g,石斛12g,木防己12g,漏芦12g,广地龙10g,乌梢蛇10g,黄柏10g,知母10g,当归10g,炙全蝎3g,炒苍术6g,炮山甲5g。25剂。
药后关节肿痛基本消失,精神亦振,纳佳,寐安。
按:本案证属热痹、顽痹,因风湿热毒留着,痰瘀互结,伤阴耗气所致,实中夹虚之候,故先从标治,予祛风化湿、清热解毒、化痰祛瘀之剂,病邪渐退,正虚较显时分步加入养阴益气之品扶正祛邪,若起手即大剂补益恐有助邪之弊。
(周仲瑛著。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古代文献精选】
《素问·痹论》:“五脏皆有所合,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痹论》:“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疼,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
《医宗必读·痹》:“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第二节瘙证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蹙”。“痿”是指痿弱不用,“蹙”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
《内经》阐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病因是思想无穷、有渐于湿、热伤五脏、远行劳倦、房劳太过等,病机是“肺热叶焦”,津液被灼,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筋脉痿软。还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并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治则。《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指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