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坎里去了。
根据参谋们的讨论结果,本庄繁决定把江桥之战的指挥权集中于多门一人。
要不是大家都这么认为,本庄繁没准还要亲自上去比划两下哩。只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上一次输一回,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坚持了。
就在关东军司令部紧张筹划,准备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马占山也得到了来自上级的支援。
当然,主要是声援。
蒋介石和张学良都致电嘉奖,称赞马占山“捍卫省土有功”。
不过这二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军援上面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一分钱军费不拨也就算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赖全国的父老乡亲帮忙,捐的钱物还是够黑龙江省守军支撑一阵子的。
最实际的是派兵支援。
有人说了,当时吉、辽都被日军占领,有兵也过不来啊。
条件还是有的,只要你想做。
比如中央军和东北军联手,从关内直接杀向吉、辽,对关东军形成军事压力,可与黑龙江省守军形成里应外合之效。
这样有一个风险,就是要冒与日本全面宣战的可能(当时南京政府并未与日本正式宣战)。
但这个风险,你说它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因为此时虽然吉、辽都宣布“独立”了,但出面“独立”的都是像辽宁的臧式毅、吉林的熙洽一类人,根本上不了台面,属于除了关东军,谁也不承认的主(要不然土肥原也用不着处心积虑搞什么“满洲国”)。
中央既未任命,这就是公然反叛朝廷。在自己国家内整治这类奸佞小贼,有什么不可以。
再者说,就算中央军不能或不愿直接参战,东北军自个也得干。
打回老家去,名正而言顺。
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多所谓的“东北军精锐”,在江桥打得翻天覆地时,怎么还能隔岸观火,心平气和地安然蜗居于锦州、山海关、北平而动都不动。
蒋介石闭着眼睛装傻充愣,别人都能理解,也就当东北没易帜,或晚一点易帜吧,反正黑龙江省部队也不是他的嫡系。
东北军你不能够啊,地是你的地,人是你的人,竟然无动于衷,坐等其被歼灭?
其时正是东北军大举反攻,夺回家园的最佳时机。过不了多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后悔一辈子,将会被“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悲凉曲调折磨一生。
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其实眼巴巴指望的都是一个东西,那就是国联的干预。
国联就是现在联合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