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杀手锏要直捣它的黄龙府!叫它再也不敢像过去那样欺负我们,奴役我们。这,就是目标!是我们国家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工人阶级的目标!”
回忆当年,许多人说,开始,大家还在远远地观望,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他一来,大家就抢着挤进去听。他不是长篇大论,是叫台下的工人提问题,一个一个的回答。有时骂人,有时说笑话,还有时讲故事,气氛活跃。经常是笑声、掌声不断。连一些工人家属都抢着提问题。当然也有人跳出来和他对着干的,说你张爱萍讲的是“今不如昔”,是否定“文化大革命”。他说:“好啊!你当面讲也行,背后讲也行,到中央那里去告状也行!”
一个领导人的魅力就在于公众之中。在公众场合敢不敢、能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能不能形成感召力,影响力,使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把选票投向自己,这是衡量西方政治家的标准。其实我们老一代的领导人在他们青年时期也都是这样的。父亲在电视上看到有些领导人在学生的质疑下张口结舌,他说:
“到人民中间去,和群众对话,面对面地宣讲自己的主张,了解他们的疾苦,解释我们的政策,影响他们,启发他们,动员他们,这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本事,当年不都是这么干出来的吗?群众愿意听你讲话,愿意和你对话,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刁难你的人总是有的,只要正义在手,走到哪里都不怕他。我看了电视后,给中央写过两次信,建议中央领导带个头,省市各级领导干部,工青妇,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都走到人民中间去,不要搞什么讲话稿,可以事先准备一下,和老百姓对话,这也是衡量干部水平,认识干部的好方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传统都丢掉了。”
当对陈保定的采访快结束时,他感慨地说:“那时真辛苦啊!白天开会,晚上碰头,生病住301,他就把会开到医院里。遇到问题,当即拍板。汇报时,他看卢厂长不对劲了,一问,说是胃痛。张问吃的什么药,他说没什么好药治不了。张马上说有进口的胃得乐,行不行?当时就要我坐着他的红旗车到301去拿。汇报说13所的郝复俊病了,到了肝癌晚期,他说,散了会我去看他。老郝见到张爱萍,激动地说,你还记得我们这些人,要是再给我点时间就好了,我还能为国家干很多的事。汇报到二院有六七十对长期两地分居的,小孩上学解决不了,他当即要通了北京市长吴德的电话,说一会儿我去找你。吴德问张老总有什么指示,他说,要户口。连幼儿园他都要去走走。二院一些工人没房子,许多中年知识分子的家挤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