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搞机构改革,只知道是把主管各口子的副总理都改成国务委员,原以为不过是个名称变变,谁能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有人慢慢回过味来了。
我说,怎么抓啊?职务都没有了,以什么名义去抓?
“杨的意思是干脆过到军委这边来。具体怎么个搞法,他再协调一下。”
由杨尚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这件事在酝酿时,邓小平曾征询过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杨是太了解了,他们在中央苏区就很熟悉。他认为,杨离开军队时间是长了些,但他的协调能力还是很强的,出任军委秘书长,应该说是个合适的人选。
父亲说:“邓问我的意见,我说,这个人决断上弱些,但他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我赞成他到军委来,我会支持他的工作的。”
杨来军委之前和我父亲也有过一次长谈。他说,小平同志要他到军队来,他是有顾虑的,自己离开军队太久了,军队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小平同志说,有什么好怕的?有事就问爱萍嘛!军队的事他还不熟悉?我和他打过招呼了,他会支持你的。
父亲还回忆起年轻时他们在中央苏区组建中央直属机关篮球队的美好时光。看得出,他很动情。他身居高位,但心地单纯,他看重的是同志之间真诚的友谊。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今天都取得了这样显赫的地位,彼此之间还能像年轻时那样推心置腹的谈话,是难能可贵的。
他说:“同志间在一起工作,不可能都那么一致。但有一条,只要能交心,再有分歧都不怕,怕是怕在不能交心了。”
他接着说:“我原来想就休息了,但人家既然这样说了,就先帮着管一下吧。管他什么名义,反正是共产党的事。等找到合适的人,我走就是了。”
历史又在重复,44年前,他应彭雪枫之邀来到魏凤楼那里搞统战,为彭雪枫部筹措粮草,不也是这样吗?盛情难却,何况还是多年的战友呢!
我们乘船沿长江自重庆返京。目的只有一个,看看三峡。
三峡第一峡穿越夔门,是三峡中最险的航道。江岸两侧壁立如削,高耸入云,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船从陡峭的岩壁间挤进去,脚下水流湍急,耳边山风呼啸,惊涛拍击,如山崩地裂一般。
俗话说:“走出夔门便是龙。”父亲指点两岸道:“1929年从这里出川,就再也没有回过头了。”
江水日夜奔流,人却已近暮年。他不自禁地念出一首诗来:
“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万千险滩皆稳渡,水头如箭破夔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