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领导说,好事多磨,都请回吧。
3天后,晚8时,火箭升空,一级正常,脱落;二级正常,脱落;啊,三级点火,也正常,指挥大厅里人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要进入大椭圆形轨道了,这是第二跳,三级第二次点火,这是人们最担心的关口,就像冰上芭蕾一样,最后一个高难度的抛起四周跳,但是,失败了。940秒后,担心的事到底发生了,速度曲线呈现异常,第二次点火后5秒,动力消失,但星箭已经分离,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此时,卫星姿态不明,增大了在地球背光一面的运行时间,星上镉镍电池无法充电而又呈放电状态,这颗星将沉入莽莽的宇宙之中,它的命运将永远不为人所知晓。
父亲面部毫无表情,他只说了一句话,通知西安,组织抢救。他一直坐等到第二天的中午,15个小时后,抢救方案报上来了。卫星丢失后,一直围地球转到第11圈后,被闽西站抓住了,于是连续发了两道断电指令,保持住了星上的能源。再测发动机喉部温度,判定出这颗星是大翻个,底部朝着太阳,躺着飞行。专家们建议再次点火,但又担心弄巧成拙,解决不了反倒打出轨道,残骸落入其他国家,引起外交上的麻烦。父亲说,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用你们负责,点火!发射后的第二天下午4点,也就是20个小时后,渭南测控中心发出指令,再次点火成功。这颗卫星在地球6千公里之外,翻个调整姿态,变换轨迹。32秒后,终于进入新的轨道,变成了一颗实验卫星,完成着卫星各系统的测试,进行通信、广播、彩色电视传输的试验。
这是一次真实的星球大战。从这次对事故的处理中,世界可以看到,在几千公里外的太空,中国对人造天体的控制能力,模拟勾画出未来天战的雏形。
父亲认为,这倒也不失为必要的一步,未必就不是件好事,关键在于认真总结。他要求于2月8日前,将这次发射的全部数据集中,远洋船立即返航,用专机空运调集各地的记录磁带。由航天部一院和发射中心技术专家共同分析,找出问题。《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一书记载:“经过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忘我劳动,处理分析了全部遥测数据,绘制了数以千计的图表……张爱萍每天都坐镇指挥。”
1984年4月8日,火箭再次升空。这一次非常顺利,火箭在大椭圆形轨道上连续平稳地运行了两天。最后一跳开始了,火箭将把卫星推入准同步轨道。但就在这时问题出现了。工作日志记载的是,父亲是4月10日8时14分接到渭南测控中心报告的:星上镉镍电池超过设计温度,紧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