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一再解释:他们因预算所限,无法加价;只要这5套轮胎可用,他们将大量订货。
A厂认为对方的话可以理解,只是觉得万一这5套轮胎不能用,自己亏的钱不就白亏了吗?以至于再三讨价还价,双方都是各执己见,结果生意告吹。
B厂得到这讯息后,未说二话,答应与客人拍板成交。客人反倒觉得成交过于顺利,似乎不大放心,便说:“一定要按图纸要求生产,按我们规定时间交货。”B厂厂长认真地说:“那自然,我们可以在签合同时明确写上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以及违约罚款条款。”
“你们不怕亏本?”客人笑起来了。
“我们不怕!”B厂厂长也笑道,“为了双方的友谊,我们愿意亏点本。”
合同签订后,B厂认真组织生产,全面履行合同,按时保质交出了客方所需货物。
客方试用后认为可用,便与B厂首次批量订货8000套;后又增加1万套。
从此,B厂这种轮胎除经销巴基斯坦,还走俏十几个国家,厂名远扬,财源滚滚;A厂厂长瞠目而视,悔不当初。
全方位地考虑问题
制定目标,要考虑周全,长短虚实都要想。公司的经济活动具有连续性,它的现状是历史的继续,未来的开始。因此,在目标市场分析面前,成功的公司注意保持战略头脑,力争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不计一时得失,根据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来选择现实的目标市场。
国内某服装公司,1989年成立时,就下决心要在妇女流行服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12年来,它始终围绕着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选择具体的目标市场。公司建立初期,当时只是几个人组成的缝纫组,就根据中国女装仿欧美式样的特点专门裁剪、缝制法式流行女装。60年代初,日本妇女掀起西服热,它便专门承包、定做女式西服,由缝纫组发展成为小型服装厂,在社会上开始站住了脚。从此,它不再局限于跟在其他公司后面“赶潮流”,而开始了解妇女时装需求心理和女装市场行情,在目标市场系列中选择出最佳目标市场——黑色礼服市场。因为它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们希望有一身参加红白喜事时穿的黑色礼服代替传统服装。于是该服装公司在大公司尚未经营的领域里开始了黑色礼服的制作,10年之中,年营业额连续翻番。当它注意到黑色礼服在大城市市场趋于饱和时,宁肯牺牲眼前的利益,转变产品方向。近年来,开始制作花色女式流行服装和装饰品,并逐年扩大比例。这个例子说明,根据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