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一致,是公司发展的基本条件。这里所说的和谐,是指在老板制定的目标和原则下,各人都有自己应负的责任,都有自己应守的立场,各人以协调、合作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员工彼此各干各的,谁也不管谁,这固然有悖和谐,但如果大家都是老好人,有意见不肯讲,不肯得罪人,大家表面上和和气气,实际上彼此和稀泥,这也不是和谐的本意。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彼此私交不错,凡事都能互相包涵,你拜托我做的事不管对不对,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我请你帮忙,即使对公司不利,你也不能拆我台。他们之间够“和谐”了,可是这比老好人或者彼此冲突更糟。
如果员工彼此不合作,老板一眼可以看出来,并马上调解,促使他们协调,如果是老好人老板也能发觉,个别做工作。惟独对那些为了私交连原则都可以牺牲的人,老板不容易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和谐”,是对公司利益的潜在威胁。外国人曾说我们是个“私情重于公谊”的民族,这当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为了私情而损害公事的事情确也不少。
其实,你想使所有的员工彼此之间都毫无芥蒂,相处得如兄弟一样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彼此感情好的有,感情坏的有,感情不好不坏的也有,身为老板大可不必为这种事费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每个人都能为整体目标努力工作,你所要求的和谐理想就达到了。
公司所需要的和谐,是在不同中求统一。每个部门或岗位,为了完成任务,在做法上也许彼此有利害冲突,或者意见分歧,但这些分歧和冲突,是在完成任务这个总目标之下产生的,不是为私而是为公,这就需要老板的协调。总之,各部门的工作方法或许不同,但为公司发展的想法应该是一致的。
事实上,公司设有不同部门、不同岗位,除了有专职专责的意义之外,也具有相互监督、制衡的作用,其目的是使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公司是个有敏感反应的有机体,这些都会提醒老板及时处理。
因此,和谐与制衡,是老板手中的一把两面利刃的刀,使员工在和谐中不徇私,在相互竞争、牵制和监督中不损和谐,这才是经营管理的最高境界。
“制衡”还有另外一些作用,那就是平衡员工的情绪,激励员工的进取心。
例如,公司要提拔一个人,按一般人的想法应该提升甲,但你有自己的考虑,结果提升了乙。甲当然心理不是滋味,这时你为了平衡甲的情绪,应该想方法在其他方面给他一些补偿,使甲觉得你不是不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