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利特。马歇尔,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相当于中国的总参谋长。之前美方曾透露将有一位重要人物将要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来视察,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来的这样一位大人物,就连赵家骧参谋长也是大吃一惊。
按惯例,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就是总统的战略顾问,一应军事上的大小事宜都由他代表总统发号施令。像马歇尔麾下仅参谋人员就高达300多人,是美军真正的指挥核心。像这样的人物,不在华盛顿呆着,跑到偏僻的堪察加来做什么?
马歇尔将军笑道:“没办法,我必须得来一趟。因为这关系到美国以后的战略。”
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马歇尔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后升任副团长,所以他的汉语还算不错,能够直接与中方将领进行沟通。
在历史上,马歇尔将军是坚定的先欧后亚派,这本来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所以在美国国内也没有什么反对声。不过现在历史发生了变化,美军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争议。
反对派认为,现在德国实力暴强。短时间内休想将其打垮。如果在欧洲拖的时间太长。等日本彻底消化东南亚的资源之后,又会变成一个新的德国。而且随着陆路交通的打通,德日科技和工业优势互补之后,实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到时候可别德国没消灭。日本又趁机壮大了。
一旦走到了这一步。美国就会从包围世界变成被世界包围。亡国之祸将不是虚言。所以必须找到一条生路。美国的国家智库经过一番严密而谨慎的分析和推演之后,一致认为“中国将军”的建议是最稳妥的。即在最短时间抢占堪察加半岛,然后用b24和b25轰炸机直接干掉日本。日本的绝大部分工业都在本土。一旦被摧毁,就再也没有与美军争雄的本钱了。
b24“解放者”是一种四发远程轰炸机,航程可达5152公里(装载5000磅炸弹时为2300英里,即3700公里),而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到日本的北海道只有1600多公里,到本州岛只有2000公里,到东京只有2500公里。所以一旦盟军能够在堪察加站住脚,日本本土的绝大部分都将处在“解放者”的阴影之下。
“而且……”赵参谋长介绍道:“我们还可以让飞机从堪察加起飞,轰炸日本之后再到中国华北降落。”
这就类似于杜立特轰炸中采用的办法,而且陆基起飞的b24比从航母上起飞的b25要远得多,也更加安全。届时,即便是日本最西面的九州岛也逃一劫,云爆弹会将那里的船坞和造船厂轰成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