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让出北方方面军的指挥权吗?”说实话,大家都对美军的登岛作战能力表示强烈鄙视和质疑。像日后鼎鼎大名的陆战一师,现在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事关重大,我必须召开一个紧急军事会议,今天晚上以前给你们答复。”
史迪威和卡尔逊没有办法,只好先去休息。
在会上第二战区的将领们也是意见不一。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之后,终于商定了一个方案:
第一,北方方面军可在美军掌握海空优势后向千岛群岛发起登岛作战,在此期间可以接受美国北太洋战区的命令,但是部队不能被分割使用。美军的命令只能通过北方方面军司令部或者前敌司令部传达,而不能直接命令或者调动方面军下属的单位。
第二,美军必须提供两栖作战的相应装备并指导北方方面军相关训练一个月。
第三,作为回报,美军须在这段时间对正在大举回援的日本关东军主力进行空袭,给刚进入东北的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争取时间。并向第二战区紧急提供一批物资。
史迪威考虑了一下,又向阿诺德战区司令做了汇报。阿诺德上将是个很灵活的人,很快就答应了,而且他还表示将帮助第二战区训练一支小型的海军,以便于将来配合美军作战。
这个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在谈妥条件之后,卡尔逊放下心事。又向郑卫国说了很多军队上的事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诉苦。
不过那些“苦”在郑胡子等二战区将领们看来,都属于幸福的烦恼。比如仓库修建太慢,以至于大量物资无处堆放;港口太小,大一点的军舰无法停泊;飞机场不够,飞机无法在短时间内同时起飞。
还有就是部队素质上的,美军这段时间一直在加紧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可是效果并没有阿诺德上将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尽管美军使用了无线电制导、vt引信、云爆弹、集束炸弹等大量先进武器和技术,可就是有一点要命——炸不准。
郑卫国在肚里好笑,这段时间美国采用的精确轰炸战术。也就是在出发前先确定一个目标,比如当时日本最大的军用造船厂——吴海军工厂。然后派飞机在工厂头上扔炸弹。
军工厂一般都有不错的防护措施。靠现有的集束炸弹是很难将其摧毁的,其余的炸弹,哪怕是威力惊人的云爆弹,你也得扔对地方。否则。等于是隔靴搔痒。
可是美军的高空水平轰炸能力跟英国人相比真是差远了。就连日本人也有所不如。结果一天下来炸了不少地方。但彻底摧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