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我自己会想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陈远兴不信。
“我给报纸投了篇文章,如果过了我就有稿费了。”
陈远兴比李大爷还惊讶,毕竟苏葵可是他的学生,但他很照顾苏葵的自尊心:“这报纸投稿得要多久,钱也不知道有多少,要不你看这样,这钱当老师借你的,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怎么样?”
“校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回去读书的。”苏葵谢过他的好意,又保证道,“要是没有,我再找您借,怎么样?”
看孩子这么有信心,陈远兴也不忍打击她。走前还一步三回头,叮嘱她有困难一定要去找他。
解决了学籍的事,苏葵松了口气。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学费。也不知道寄出去的稿子怎么样了,希望能有好消息吧。
第8章
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
“小董,有你们的信——”
傍晚时分,邮差的声音忽然在门外响起,给倦怠中的研究所带来了一丝生气。
“怎么这会儿还有信来?”董其民放下正在收拾的书本,走了出去。
邮差把信件递给他:“本来今天是不来了,我路过邮局刚好听见有你们的信,顺路给带来了。”
这片的信他送了好几年,董其民和他早就熟了。闻言笑道:“这信来得还真是巧,我刚准备走,要晚一会儿就得等下周了。”
自1956年始,《文学周刊》由华国作家协会改为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
董其民是京大学生,时任研究所所长的陆子光就是他的老师。从大三开始,每周一到周五他就在这里当编辑,负责审核稿件。
谢过邮差,他回到办公室,还有几个学生没走,看他拆开信封,问道:“董师兄,是有投稿吗?”
“对,我看看是哪位老师写来的。”
《文学周刊》创刊五年,然而收到的稿件却并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识字率太低,普通人甚至连小学也没上过,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而且即便是大学生,要在这样的期刊上面发表文章也需要一定水平。所以来投稿的,主要是各个大学的老师,家学渊源的学者。说到底文学界就那么大,久而久之,这些人他都认识。
董其民展开信,端正舒朗的字体映入眼帘,他既赞叹又羡慕,他练字多年,却离这样的大家之风还差得远。
再一看题目——《对文学创作未来的合理展望》,他微微坐直了身体,准备拜读这位老师的大作。
“当前文学作品存在主要服务于政治,体现了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