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忍不住大大松了口气。
松口气的同时又觉得有些好笑,自己这是快成惊弓之鸟了。
......
禅位大典定在了四月,周青林可以肯定,要不是礼部还有许多程序要走,那景康帝恨不得马上就能退居二线颐养天年了。
这不,如今除了早朝时露一露面外,其他像批阅奏折什么的,景康帝早就移交到太子手上了,用老皇帝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让太子先适应适应,免得接手之后手忙脚乱的。
又不是从未接触过政事,怎么可能手忙脚乱呢,周青林觉得,景康帝这是再为自己的迫不及待找借口呢。
想到之前的舍不得松手,再到如今的最大限度的放权,周青林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话,果然人是最善变的。
而李煜这边,自从被立为皇太孙后,平时所学的东西自然增加了不少。要想将来成为贤君,除了要学孔孟之道和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外,还要学会融会贯通,这样才不会越学越呆板。
景康帝直接担起授学驾驭帝王之术的重任,至于四书五经之类的,则依旧由周青林来教。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课程,周青林有些担心小伙子会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毛事都没有,好几次过来交课业时,还常嚷嚷着要吃水煮肉片还有芝麻软糖什么的,一副十足的馋猫模样,光吃还不够,回去时还得带上一些,说自家皇祖父也爱吃。
……
四月底的时候,景康帝退位为太上皇,李喆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景盛。
与此同时,李煜的身份也从原先的皇太孙升级成了皇太子。
当看到太上皇将传国玉玺转交到景盛帝手上时,众朝臣都觉新奇,像这种两帝言笑晏晏,以及言辞恳切的政权交接场景不说见所未见,恐怕连听都未曾听说过吧。
登基过后便是封后大典,皇后入主中宫后,接着又开始了各妃嫔的册封。
一直忙忙碌碌到了七月,本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结果又有朝臣提起了皇太子的婚事来,意思是说太子都已经十八了,圣上在这岁数的时候,也是成了亲的,所以可不能再拖着了。
提议一出来,太上皇立马第一个跳出来表示赞同,用他的话说,太子成亲后快给他多生几个小曾孙,这样自己也算福全之人了。
见自己老爹都点头同意了,景盛帝当然没话说,儿子能早点成家也是他所期盼的,当下就着礼部安排起太子的婚事来。
而被通知不日就要成亲的两个当事人,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有些发愣,怎么突然就要成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