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布,泛着金的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晏家医馆。
那红灯笼和对联也给贴上,显现出红彤彤的喜庆来。
那些在东城巷生活了多少年月的人,如今又重新见这牌匾,说不出什么滋味,开方看病的故人已经不在了。
麦冬和麦芽还小,他们不曾见过晏家兴盛时,可晏桑枝却很难忘记,她凝视着这块牌匾,好像看见晏家以前的光景。
如今交到了她的手上,不能再没落下去。
她长吁一口气,转过身请众人安静,俏生生立在那里,音色并不高昂 ,晏桑枝说:“多谢叔婶今日来添彩。虽我爹娘故去,但这医馆是他们多年的心血,总不好断在我手里,所以今日我有底气后,又重新挂牌开门。
医馆是看病的地方,我就不说请大家捧场了,只望大家都能无病才好。”
不待众人说什么,她转口又道:“不过若是真病了,那我也尽力帮忙医治。至于银钱,叔婶也晓得,小病和大病是不一样的,银钱自然也不同。”
瞟到底下大家专注的神情,她缓了口气,“小病按我爹娘在时那样收钱,几文,或是拿些菜蔬玩意来抵都成,不要担心我不收,把病给耽误了。那这到了大病,可就得收百文到一贯多了。有点不舒服赶紧来看,舍小钱攒大钱。”
“对对对,是这个道理,阿栀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桂婶第一个应声,旁边人拿眼斜她,咋还抢话。
“那我旁的话都不说了,有什么想问的,到时候尽管来问我。要是有想要瞧病的叔婶就跟我一道进来吧。”
晏桑枝收住话尾,往里面走去,屋外这一堆人赶紧跟上,推推搡搡进门去。
转眼门外竟一个人都没有,剩下个小孩蹲下来穿鞋,边穿边往里走。
到药房里,大家伙看看那药柜,又摸摸柱子,只觉得回到了三四年前的时候,那老一辈人就咕哝着,“好,好呀。”
晏桑枝看病是坐在黑漆长桌后的,上头放一只笔,一盘墨,两本厚皮的医案,一本记短症,一本记长病。还有个枕凳,手搁上头用来把脉的。
屋里还坐了几大条长凳,两边的窗户敞开,虽然冷气透进来,可亮堂不少。
她揉捏手指关节,坐在靠背椅上,眼睛环顾前面,“叔婶是谁先来看?”
到了这时候他们有些扭捏,一个叫,“大娘,你年纪大,你先去。”
“我让着小的呢。”
晏桑枝看他们逗趣,也不恼。这时有个精瘦的小孩从地下溜出来,仰起下巴,话跟豆子似地蹦出来,“阿栀姐,我先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