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晏桑枝蹲下来把袋口解开,“煮上几大锅的粥,到时候在巷口分给大家喝,御寒最好。”
“那我给小娘子你生火。”
阿春最识趣,她也不看重别人的东西,该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
熬粥并不是只放黍米,还要一半的白米,全部洗净放到锅里熬煮,撒点糖,焖着不管它,等到煮沸冒泡后,掀开锅再看,粥已经熬成淡黄色,黍米粒黏黏糯糯的。
晏桑枝先给麦芽他们都盛了一碗,加了些许糖的粥,又甜又软和,吃完一碗感觉麻木的手脚都好上不少。
一共熬了两大锅,她给找个板车给搬出去。阿春如今性子都爽利不少,沿街大喊送粥了,惹得还在猫冬的众人都打开门,忙探头问,“阿栀,你们这是做什么?”
“送什么粥,下大雪粮食也难买,还是留着自个儿吃为好,不要给我们。”
“对啊,费那个劲做什么。”
晏桑枝等大家说完才开口,“各位叔婶,不是我假大方,如今这天你们也晓得,这般冷。今年生冻疮,风寒的也不少,之前才刚发过热病,要是再生其他病症,只怕今年这身子都养不好。这粥可以散寒,我也不熬多,只熬五天。有想喝的,拿碗过来拿。”
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如今大家在这种对待病症的事情上,早就全权相信晏桑枝,当即也不再说什么,自己回家拿碗。
只是他们也不白拿,住在后巷的白老太太之前头痛吃了药膳好的,如今说了对药膳深信不疑,一个人大雪天拄着拐都要过来拿一篮子鸡蛋换粥。
对门的陈嫂子,一贯算盘成精的,如今也不算这笔银钱了,挑了一筐葵菜送来。还有小河,之前抓的大鱼,没来得及吃给冻上了,也屁颠屁颠跑来,如今他阿爷的病症也好上不少,至少这样冷的天气他也只咳几声。
一排拿东西换粥的,都是受过晏桑枝恩惠的人,很多年以前,她曾这样跟着爹娘去救灾去发放汤药,那些村民没东西给,自己有什么给什么,连一双做的布鞋都舍不得穿送来。
如今她也在自己身上见到了。
发完粥后,那些面色明显难看的都被她给留了下来,给开了药再回去。
发完粥后,晏桑枝又搬出来不少米,让曹木工和阿春陪她去一趟安置所。
如今那里已经没有官兵在把守了,好像之前所有曾经留在这里的印记,全都没有一般。
里面的众人在外头廊下烤火,有的待在屋子里。他们都是很勤快的人,赚一点银钱就贴补到安置所里,买柴买米烧饭用,精打细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