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操时以实弹攻击操演对象四协禁卫军,趁势直取京城,一鼓作气TF清政府。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只可惜张绍曾是一个举棋不定投机客,吴禄贞根本无法驾驭第六镇,蓝天蔚和卢永祥也各怀心思。
最终张绍曾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他的麾下分成两派,高级军官一致反对革命,只有部分中下级军官赞成起义,为了不造成二十镇内乱只好选择折衷的办法,发起兵谏警示清政府。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滦州兵谏。
兵谏发生之后,清政府大感惶恐。本来武昌起义已经闹得举国不宁,突然家门口出了一场这么大的兵变,这绝对不是火上浇油这么简单的事情。
正是因为滦州兵谏,使得清政府将拖延了十数年的立宪立刻颁布下来,同时宣统皇帝公布《罪己诏》,之前贻笑大方的皇族内阁也就地解散。
清政府看似下定决心推行宪政、维新变革,可事实上仍然只是缓兵之计。
不到十天的时间,朝廷以嘉奖“忠勇”的名义提升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委派张绍曾为“宣抚大臣”南下江南督办地方新政。
在两位统制削除兵权离任的第二天,陆军部即刻整顿第六镇和第二十镇军务,将所具有革命倾向的军官全部调走,各镇也以标为单位,分散到各省各地,彼此之间失去联系。
轰轰烈烈的滦州兵谏就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新书上传,请各位大大多多支持。这本书的选择立场可能与很多书有异样,权且做一个尝试罢了。今日三更!】
正文 第2章,安山张府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2…11…8 9:43:01 本章字数:3168
即便如此,以张绍曾为首的革命军官们依旧天真的寄希望于清政府改革。
直到大半个月前,也就是十一月七日,石家庄传来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正准备前往山西赴任的吴禄贞在火车站遭人枪杀。
至此,参与滦州兵谏的各路部队幡然醒悟,清政府又一次诓骗了大家。
失望和愤怒萦绕在众人的心头,正因为这样,二十镇还驻留在滦州的几支部队进行了秘密会商,决定在年关之前发动一场真刀真枪的起义,用荷枪实弹来彰显对清政府革命的决心。
“之前我已经说过很多回了,张统制不足以成事,一部分是他个人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咱们第二十镇和第六镇的原因。”袁肃微叹一口气,故作深沉的说道。
林伯深自然不是第一次听袁肃这么说,在滦州兵谏之前,袁肃就在私底下指责张绍曾优柔寡断,不可能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