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退了亲后,在离开建康就藩之前,楚王和楚王妃必须要给萧文鸾再寻找一门儿合适的亲事,才能够放心走。他们随即放出风声去,说要给自己女儿东安郡主找婆家。消息传出去后,那登门来提亲的建康的士族和豪族不知道有多少。其中就有豫王袁嵘来其弟袁鑫提亲。这些年来袁鑫跟随其兄征战四方,也立下了不少军功,只是个人的终身大事一直拖着没有解决。所以,作为兄长的袁嵘一直记挂着。而且袁鑫的父母认为儿子只听他这个四哥的,所以不少求他帮着解决下袁鑫的终身大事。
楚王放出消息来要给自己的女儿东安郡主找婆家,袁嵘听了倒是觉得其弟很合适。袁鑫虽然不像其兄那样封为异性王,但是萧裕因为他立下的军功封了他做安定候,兼任杭州刺史。所以,他觉得其弟还是配得上东安郡主萧文鸾的。
袁嵘为了表示其诚意,拿了其弟袁鑫的八字亲自上楚王府来为袁鑫提亲。
萧沛亲自接见了袁嵘,也收下了袁鑫的八字,说他会让人马上就拿袁鑫的八字跟女儿的八字合一合。若是合适的话,很快就会给袁嵘答复。
这种话其实已经说明,楚王是很看得上袁鑫的,当然更看得上作为袁鑫的兄长的豫王。在楚王的内心里,认为袁鑫跟自己女儿相配,而且袁家一直都是一流的高门士族,门第够高。加上袁家兄弟很有本事,一个封王,一个封侯。可能放眼大齐,除了萧氏皇族,下来就要数袁家的势力大了。
这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一桩亲事,家族更多的是会考虑其政治结盟或者形成某种关系网。更何况,像是楚王这样的人家。
楚王拿了袁鑫的八字回去立刻叫人拿去跟女儿相合,结果得出上上这样的结果。于是,他直接跟自己的妻子楚王妃说,那就定下袁家八郎作为女儿的夫婿了。趁着大家都在建康,就赶紧通知袁家把这门儿亲事给办了。
殷氏倒是没有楚王那么乐观,她道:“那袁家八郎尽管封侯,还做了杭州刺史,可是他的年纪要比咱们的女儿大五岁,这会不会太大了。”
楚王看不上楚王妃的见识,说:“这男子大五岁算什么。袁家兄弟可谓是当世英雄,错过了袁八郎,女儿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家。况且,杭州那地方乃是江南富庶之地,女儿嫁到那里可比建康都不差。袁家又是传承百年的名门,门第一等一的高。袁八郎还有豫王那样的大树可以乘凉,这门儿亲事错过了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殷氏听完了想一想,觉得丈夫说得也有理,不过,她还是想看一下袁八郎的相貌,觉得如果配得上女儿的话,就同意这么亲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