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京城,物价肯定不会低。陈苗苗正想着,马车停了下来。陈岩他们学子们的住处到了。
住处早早就找好了。前朝一位富商修了一座别院,说是别院,其实也在外城里头,就在江楚说的东城。大华建立之后,这里就收归朝廷了。因着这里比较清净,距离会试的考场也不远,房间也多,便专门改成了进京赶考学子们的落脚地,朝廷统一定价,比外头水涨船高的客栈价是优惠多了。晴空书院是最早来的,占了一小半房间。
这里只有学子们和随行的书童能住,夫子和其他家属是不能住的。所幸谢维有一位好友在外任职,他家的宅子空着,宅子到学子们的住处走路也就一盏茶工夫。他们上京途中正好路过那好友就任的地方。闻此情况,那好友立刻派人回来张罗,让谢维夫妇、黄老先生夫妇他们都住下了。
宅子是三进的,黄老先生夫妇住了第二进,谢维夫妇住了第三进,陈苗苗和谢雨霁住在了第三进的东西厢房。至于第一进正房,就是几位夫子住下了。
厨房就在第二进的旁边,陈苗苗还未安顿就去瞧了。厨房十分宽阔,日常做饭尽够了。她出来,那宅子原本的厨子顾厨子笑着上来问好,又问陈苗苗想用什么,只管吩咐便是。
面对如此热情的厨娘,陈苗苗微微笑了一下,没说吃,也没说不吃,只是谢过,借口自己先去归置便离开了。他们只是借住,并没打算就直接使唤原来的下人。她决定先去请教下谢维,至于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就没让往厨房里放,而是让马车运去了学子们所住的别院。
陈苗苗带来了杜源和赵大厨的另外两个弟子,他们暂时落脚在一进旁的抱夏里。这三个都是做方便面的熟手,既是要开店,那么货源起码得要保证,必须得要熟手来教学徒。想起谢维说明日就可以去看铺子了,陈苗苗心中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就去,但也只能按捺下心思,先去解决学子们的晚饭问题。
这一路实在是有些劳累。陈苗苗也没有心思多做花样儿,便给他们做了五花肉焖面。学子们这一路上都吃的客栈,虽说不至于吃不饱,但着实不太习惯那些味道,如今吃到熟悉的手艺,众人把汤汁都扫光了。
回去的时候,正是掌灯时分。京城没有设宵禁,哪怕天气已经比较凉了,街上到处挂起了灯,亮如白昼,人头攒动,十分热闹。瞧见这样的烟火气,陈苗苗也感觉到疲惫似乎散了不少,陈苗苗索性没乘马车,打算一路逛过去。
她刚要让人把马车赶回去,就看到卖棉花的店。陈苗苗忙叫人停了下来。京城本就比临城冷,而且他们还要在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