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我看她与春妮一见如故,怕是两个人要一起做事的。”
“这样不是挺好的吗?”陶氏道:“玉珍姐的人品是过硬的。说实话,有她在家里,她两个孩子陪咱们家几个孩子玩,我们都放心些。那两个孩子姑奶奶也见过,是真的有教养,有礼貌。难得的教成这样好。有这样的小哥哥,家里的孩子都不会长歪。”
张融融点头,笑道:“这些小事,你们与她商量吧。”
张融融现在是不怎么管事的了,只要不是大事儿,她是无可无不可的,小辈们说一句,她就听一句,很少再干涉。除非是小辈们拿不定主意的,问她意见,她就答一句。
“寻宅门的事倒是不急,急也急不来,我看表叔的婚事,还是要挑日子定下为好,”李氏道:“这段时间也忙,也别只顾着忙这些,倒把这大事撂一边的……”
陶氏点头,道:“估计公爹忙过这些事后就得寻赵家商议了。对了,秦氏是不是要也快生了?!”
“算算日子,与大妮的肚子差不了几日,”李氏道:“赵家那边也要关注关注,别到时候生了咱还不知道,那也太失礼了。早早的备下庆生礼吧。”
陶氏点头。
都是些人情往来的事情,不过都是开心的事情,因为都是好人,都是不计较的人,这样相处多轻松。
人在失意,或是落魄的时候,若身边都是计较的人,或是亲戚,相处其实是极为累心的一件事情。
大到走礼走亲戚,小到一颗蒜一颗葱,都是事儿……这些鸡毛蒜皮,若都是计较的人,那日子,简直就是灾难。
所以张家的日子好过,并不只是因为生活富足了,而是因为都不是爱计较的人。以前是有一些,那是因为资源不怎么丰富的情况下,多少有点担忧未来,计较眼下的得失,人也难免被小事占满,而变得无比的小气,人怎么也逃脱不了眼下的境遇,便越来越小气计较。
可当未来有希望,生活有温柔的时候,只觉得岁月静好。哪怕只是商量些走礼的小事,也是无比的幸福的。
穿过时光,那是琐碎却不麻烦,而是充满着温馨和幸福!
张融融想,那也是因为这一家人是知足惜福的人。要不然,越富,越要争,越过的不幸福的人也多得是。
有钱未必幸福,没钱不幸的可能性更大。但有钱而又知足又惜福,一家人的心在一处,这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张家,张融融想,在这里老死也不赖。活到一百多岁,对她一个有系统的人来说,并不难。
想必她应该能活到五世同堂,可是六世同堂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