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珷王一行终于要离京了。
消息传来的时候,静亭正在自己的寝宫里挑信。一同传来的,还有另一条消息——珷王在走之前,还进宫了一趟,林林总总说了一通,最后表达的意思是——陛下,静亭公主是个好人啊,我受教颇多。所以我顿悟了,这回离京,我打算把我在京城的珷王府送给国库。
敬宣欣然答应。三日后,珷王启程离京,金银财宝一概没有带,却小心翼翼地搬走了一面翡翠屏风。
静亭听说此事,啼笑皆非。
此时,她的面前放着七、八只精致的信封。不一会儿,看守府门的侍卫又搬了一些过来:“公主,这些是今天的。”
“知道了,放那吧。”她掩口轻笑。
这些信,是什么呢?
来,让她打开一个给你看看。
“……公子高才晓义,有潘安之貌,过人之姿。小女子于长桥一见,此心甚慕,愿与公子再次相见。”
再往下:
“七月七日良辰佳夕,妾愿与公子携手同游。长桥之下,静候符公子。王氏五娘黛芝敬上。”
长桥,就是每天符央上下朝都要路过的一座桥。这走来走去的,不知道哪天,就被这个王五娘瞧上了,所以不顾符央是个有妇之夫(?),约他七夕出去。
七夕临近,越来越多这样的信送到她府上,数量可观。不过大部分姑娘都是不敢留名的,心上人不能来是小事,被她这个公主揪住,狠狠整治一通,那就得不偿失了。像王五娘这样的,也算是女中豪杰。
“公主,给符大人大好多啊?”绿衣拆信更是手快,一封接一封。静亭用折扇敲敲她的手,笑道:“差不多得了,这是送给别人的,你真失礼。”绿衣说道:“可是这些信封上都没有些名字啊?不拆开怎么知道是给谁的。”
真是个好理由……
“你说的很对,那我们都拆了吧。”静亭其实也好奇得要死。尤其是这些姑娘有的读过书、有的没读过、还有的会作诗,信写的是五花八门。
“……公主知书达理,龙章凤姿。草民仰慕已久,愿七月七日,蜀月楼一见。”
拆着拆着,居然还冒出了一封写给她的?
静亭愣了一愣,收起来放到一边。这时候,只听绿衣“啊”了一声:“居然还有写给左青的 。”
静亭凑过去扫了一眼,道:“这诗写得很不错啊。”
“公主是读过书的人,这种山野村妇写的诗,怎么……”
静亭笑一笑道:“是啊,这种山野村妇,你吃什么醋。”绿衣一下没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