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出其他什么幺蛾子了。回到客房后,笔者或许是路过了郭丹丹的客房门,郭丹丹听到了动静,所以立即打电话给笔者,确认笔者一切太平后,才安心休息
翌日,郭丹丹早早的敲响了笔者的房门,说是得赶紧前往海濛,原来郭丹丹的最要好的朋友薛梅已然准备好了前往长江边上的烧烤,海濛虽然是海淳的一个镇,但由于海濛偏隅一方,位于长江边上。所以还是要做长途汽车过去,得用时将近一个小时。如此一来,时间确实比较紧张了。笔者也没多想,懵懵懂懂的起床洗漱后。就跟着郭丹丹退了房,前往海濛。把昨晚发生的一切几乎是忘的干干净净
到了海淳车站,笔者和郭丹丹坐上了前往海濛的客车,坐上车后,笔者百无聊赖,拿起了手机浏览起了新闻,这不浏览还好,一浏览就看到了一则有关海淳的新闻报道。
新闻标题《法医度假。不忘破案》
新闻就不复制黏贴了,大致的意思就是一法医到海淳旅游,在夜游豪河的时候,灵敏的嗅觉察觉到了一建筑物内由尸体,于是报警叫来警察,结果在那建筑物中果真发现了两具年轻人的尸体。
读者们,这个表述大家应该能察觉到什么了吧?巧妙的避开了笔者发现尸体的“不可思议”性,用一个法医,将一些“不合理”的东西演变为合理。
事情到这里,应该说还远没结束。那两具尸体的身份、死因还不明晓。当然在10月4号那天是不可能通过新闻媒介就知道事情的真相的。这得等待,所以有关那两具尸体的死因还得放一下,言归正传。继续讲述笔者跟着郭丹丹来到海濛所遭遇的灵异事件
(插播一个花絮)
今天是一个看似普通,但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在9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6年的10月12日,笔者的一篇《念在同里的念、爱在同里的爱》的游记获奖了。很多读者或许会问:一篇文章获奖或许会难忘,但很难称得上“非常特别”吧?其实不然,这篇《念在同里的念、爱在同里的爱》对于笔者而言,有着太多的意义:它是第一篇让笔者登上领奖台的文章、它是笔者到目前为止写的唯一一篇游记、它的获奖让笔者开始喜欢上了旅游、它是唯一一篇让笔者充满遗憾的文章:因为它还能参与评选更高级别的奖项,但由于笔者的“完美主义”、精益求精,以至于比截稿晚了3分钟。也就是这个3分钟,让笔者的这篇文章没有参与那更高级别奖项的评选。让人遗憾无比!
今天趁着这个机会,笔者将这篇文章寻找了出来。在这里分享,也顺便证明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