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官人再看,只见写着:坤造浑阴体,一点是龙根,在家招破煞,出门乱国纲。
大官人想了半日,全然不可解,便叫人抄下来,想着日后再遇高人询问。
如今,柴大官人见了襁褓中的小九儿,霎时茅塞顿开,指着说道:摸骨可知,这孩子并非小厮,乃是女儿身骨,腿间多那一点物事,便正合了前两句,还是小心微妙。
柴老爷听了,嘴上答应,心中不以为意。
谁知不出半月,家里真出了事。朝中高太尉兄弟高廉的舅子,霸占了柴老爷的产业。柴老爷与其理论,反吃了打,家中也被人打砸。柴老爷气不过,竟一口气没上来,呜呼哀哉死了。
柴进柴大官人听闻,忙赶来料理后事。大官人如何跟高家评理不提,单说这柴小九儿,大官人认定,柴老爷出事,正应了那四句口号,张罗把小九先送到别处寄养,日后再做商议。
大官人又思量,小九身非常人,不好送给寻常人家。思来想去,柴大官人便带着小九,去京师城北的叁圣山,拜访里面的“苏才人”。
原来,苏碧云本是先帝晚年收的一个小嫔。先帝驾崩后,苏碧云伙同几个太监宫娥,伪造文书,弄一笔钱出宫,霸占了叁圣庙,以烧香修道为名,结交城中妇女,做些吟风戏月,送暖偷寒的勾当。
柴大官人与苏碧云略有交情,知道她好仁而无断,疏放而少察,另有一点,便是专爱各种淫奇诡怪。不论何人何事,只要新鲜稀奇,就喜笑颜开,来者不拒。
果不其然,柴大官人讲明来意后,苏碧云不假思索,满口答应,把小九收在身边为徒,直至今日。
##
岁月荏苒,小九长大成人,容貌出落得窈窕俊俏,心性更是聪明伶俐。
苏碧云糊涂粗疏,对小九一味骄纵宠溺,但小九天生心性良善,通情达理,自己那师娘没分晓时,小九还会反过来数落她。
两人情同母女,自不必说,眼下又要贪尝云雨,可谓“亲上加亲”,便是斧劈刀砍,也难断开了。
事到如今,碧云唯一担心的,便是当年柴大官人所说,老和尚给小九儿下的四句谶言。
当年收小九时,苏碧云正是猖狂放浪的年纪,全然不管这些,收了小九后,也没出过事情。
如今碧云命奔不惑,对天地人情,多了几分敬畏之情。虽说这些年未见灾祸,可那谶言说的是“在家招破煞”。若自己真跟小九做长久相处,无论是母女也好、夫妻也罢,可就是一家人了,那“破煞”是否就会接踵而至呢?
##
眼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