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我们看看他其中一个作品:
名画哦,你能发现里面的美吗?在没有告诉你这画是出自于一位名人笔下的时候(标签效应),笔者相信大部分人会把它当作“鬼画符”,扔到垃圾桶里。
其实罗丹的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一句很表面的话,就好比如,你解不出一道方程出来,老师跟你说“方程从来不缺方法,而是缺少发现方法的想法。”你说表不表面?如果你要作报告,你要演讲,你要开领导会议,你可以这么做,
因为在现在,通过玩“虚”来达到建功立业,逃避责任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但是如果你要深入问题,希望能有实质性的东西,你必须要再改一下:“生活中从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是缺少发现“发现美的眼睛”的眼睛”!
有读者说,这跟专业有关系。没错!如果你是画家,你对这幅画,就有行业内独有的敏感;如果你是IT人员,那么你身边周围的一切东西在你的眼里都可以找到关于“IT”的信息。我们使用配阴阳的方法,你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但是能发现专业问题,又是什么原因呢?(提示:“宗”是不具有专业性的,专业问题的深处就是“宗”)
我们读书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做作业,遇到一些完全没有见过的题目就不会做了,但是当你做过一道题目,并且题目的答案给了你方法,当你遇上类似的,你就很容易想起来,“哦,这道题我会,做法应该差不多。”读者不妨回忆“男女朋友的姿态去引导要比慢慢发展效果要强”那个图,因为在专业领域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先例或者类似的例子引导着你,你才有了专业的触觉!
正比如一条航船,如果海上没有启航灯,这条船是没有方向感的。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很多现象都是这样的:很日常的,在我们看起来是基本上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完全忽略掉。
但是本书告诉你,只要有不同,即阴阳,你都可以找到很重大的意义。我们就以梵高的这幅油画谈谈,笔者不懂美术的,和读者一起看看能不能挖掘一些问题点:
(1)整体上,日常生活没有这样东西;
(2)左边部位有点像乳房,有点像眼睛;
(3)上部有点像面,但是很小;
(4)好像很惊讶的样子,眼睛大大的,脑袋也缩小了;
(5)越看右边,就越像一个特殊的建筑;
……
往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联想,有读者会骂,“我以为你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