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问之下,得知他竟然只在单车厂采访了干活的工人,得知他们厂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后就写了这篇报道。主编脑壳顿时嗡嗡响。
主编气到说不出话,好半响才说他:“你知不知道那个抢救公家财产的工人因为出身问题,已经被工厂停职半年了。”
“不知道啊,工厂的工人和领导都没说。”记者一脸懵。
“没说没说,人家没说你不会去了解吗?”同事主编也在心里纳闷,按理说这人是□□,被采访的人多少会避嫌的啊。
“我、我……”我了半天,记者也想不出什么话来给自己解释。
省里多地遭受几十年不曾遇过的大暴雨,报社好多记者奔赴不同地方去了解受灾以及灾后重建情况。他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听说了单车厂有工人为了抢救公家财产受伤的事。当时他一听,心道这不是单车厂版“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吗?必须得报道啊。
于是在采访了几个工人后,立刻掏出本子激情高昂写了这篇报道。
回到报社,主编看过稿子后也说他这篇报道好,典型事迹,应该大力宣传,这才给了头版头条的位置。
这下怎么办?谁能想到在英雄厂上班的工人会和走姿派沾上边。
主编也头疼,无奈之下只能让这记者再奔赴当地,了解清楚具体情况。
这次记者不敢大意,前前后后找了许多人,可算把包家明的情况摸清了。
他急忙赶回报社告诉主编,包家明□□的罪名并没有定的,不过是有人揪着他父亲在解放前开过工厂一事坚持不懈举报。
虽然说后来事情的发展对包家明很不利,他也十有八、九会被下放。不过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当年包家明父亲就把工厂捐给了国家,回归到光荣的无产阶级。
主编听后也不知道该不该松口气,只能暗暗庆幸包家明走姿派罪名并没确凿打上。
他从事新闻行业十几年,这事其实他们也不算是站在走姿派那一边,至少在报道这新闻的时候包家明还工人身份。
松了这半口气后,主编不怕老实对下属承认,自从看了那封信后他这几天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记者摸了摸后脑勺,羞涩说自己也是,然后问主编接下来怎么办。
主编冷哼,对他说:“能怎么办?包家明的伟大事迹已经随着那一份份报纸传到千家万户,我们还能把报纸收回来不成?你只要记住,我们报道的是事实,他确确实实是为了保护公家财产受的伤。”
是不是英雄,人民自有定论。
记者忍不住对主编竖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