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便随便点了三四个素菜,要了半斤水酒。
刚吃完饭,店主就笑嘻嘻地走上来,对曾国藩说:“老先生,我看你老这个模样,便知是个知书断文的秀才塾师。小店开张半个多月了,店门口连个对联也没有,今日就请老先生给小店写一副,酒饭钱就不要付了,算是对你老的一点酬谢。”
曾国藩最爱写对联,也自认长于此道,友朋亲戚之间,几乎是有求必应,并以此为乐事。今日店主人这样诚恳,他当然不会敷衍推辞,便笑着说:“好哇!你想要副什么样的对联呢?是想发财,还是想求平安?”
店主人见曾国藩满口答应,很是快活,说:“老先生,小店别的都不想,只想叫别人见了,不好意思向我赊账就行了。”
曾国藩大笑起来,说:“就是有副不准赊账的对联贴在这里,他要赊也会赊。”
店主人憨厚地说:“总要好点。老先生,你老不知,小店开张半个多月来,天天都有人赊账,都是些熟人,还有三亲六戚的。他来赊账,又不白吃,怎好不给他赊呢?但小店本小利微,天天如此,怎垫得起?不瞒你老说,半个多月来,小店不但分文未赚,还倒欠了肉铺几千钱。”
望着这个可怜巴巴的店主人,曾国藩很同情他的难处,说:
“好!我给你写副口气硬点的对联贴起。”
小伙计赶紧拿出笔和纸,又磨起墨来。店主人和荆七都站在旁边看。曾国藩略微思考一下,援笔写道:“富似石崇,不带银钱休请客;辩如季子,说通王侯不容赊。”写好后,又看了一遍。正在自我欣赏时,忽然耳边响起一个外乡人的口音:“韦卒长,你找了几天找不到读书人,这不就在眼前吗?”
立时就有好几个人围上前来,七嘴八舌地说:
“这个先生的字不丑!”
“是的,不难看!”
“就找他吧!”
曾国藩扭过脸去,看是些什么人在说话。这一看不打紧,直把他吓得三魂飞掉两魂,七魄只留一魄!
六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原来,围在曾国藩身旁的是一群年轻汉子,一个个头上缠着红包布,拦腰系一条大红带子,带子上斜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大砍刀,衣裤杂乱无章,一律赤脚草鞋,脸上满是烟土灰尘。虽然脸上都带着笑容,但在曾国藩看来,那笑容里却充满了杀气。他心里暗暗叫苦不迭:这不就是一路来常听人说起的长毛吗?真正冤家路窄,怎么会在这里碰到他们!
一个头上包着黄布头巾的人过来,在曾国藩的肩上重重一拍,操着一口广西官话说:“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