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西王和南王的尊崇。每当想起在最艰难的年代,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与自己同甘共苦的情景,天王便黯然神伤,心里很是感激这两个既忠诚又有才干的兄弟。因此决定把这两个幼王的座位摆在最前面。靠着幼西王后面的,依次为东王,翼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正丞相,又正丞相;靠着幼南王后面的依次是北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副丞相,又副丞相。这之后,按官职大小,两边依次排着检点、指挥、将军等等。设计好后,天王亲自绘出一幅天国朝主图。他对这幅图很满意。
再就是开科取士。一提起考试,天王就有一股冲天怒气,有时这种怒气发作起来,他恨不得杀尽天下考官。偶尔夜深人静,他想起自己为何扯旗造反,走上与大清王朝作对这条路,说到底,怕就是因为考场上屡屡受挫的缘故吧!倘若那时府试、乡试、会试节节顺利,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天王了。即使做了万民之主的天王,洪秀全一旦想起那些伤心失意的往事,心里仍然会浮起一种因为被人瞧不起而产生的悲哀——
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布一个农民家里,父兄都以耕田为业,全家省吃俭用,供洪秀全读书。秀全从小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因家贫,十六岁辍学,助父兄耕田。十八岁受聘为本村塾师,第二年,他到广州参加府试,但没有考取。二十五岁那年,又去广州参加秀才考试。在广州,他认识一个名叫梁发的传教士。梁发给他一本《劝世良言》。他回到寓所细细读了一遍,觉得很有趣味。但那时他并不想洗礼做教徒,他要做孔孟的信徒,通过科举爬上去,最后当尚书,当大学士。谁知榜发,再次落选。这个打击非同小可,他当时昏厥在地。被同乡送回家后,在床上足足躺了四十天,成天发高烧讲胡话。家里为他准备好了棺材,只是还有一口气,不忍心装进去。第四十一天早上,他醒过来了。二十八岁那年和三十二岁那年,他又两次到广州应试,两次皆报罢。待到第四次名落孙山时,心高气傲的洪秀全气得脸发白,唇发紫。他当天就烧掉家藏的全部“四书”“五经”和诸如《闱墨观止》之类的书,愤然地对族弟洪仁担骸奥奕酥鞒值目际晕以僖膊徊渭恿耍蘸笪乙约嚎迫∈浚滥切┗煺硕鳎 焙罄矗餍粤鬃拥呐莆灰苍业簦鲎叩焦阄鞴笃揭淮头朐粕健⒀钚闱濉⑾舫蟆⑽げ浴⑹锟私嵛煨招值埽悍⑺偷摹度笆懒佳浴芳右苑⒒樱诠阄髯暇I阶橹萆系刍幔⒄够嶂冢锉钙鹨濉D鞘保值芏宰盘旄柑煨制鹗模蘸蟪晒α耍俗剑汲仆酢:樾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