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出个招贤榜,向普天下招贤,总会有今日鲁班出来的。”那官员点头称是。
在享殿废墟上站了一会儿,曾国藩一行穿过方城隧道,来到钟山独龙阜。这里便是明太祖的地宫所在。尽管战火弥漫,周围的古树烧毁不少,但独龙阜上依旧树林茂盛,草木葳蕤。曾国藩伫立良久,叹道:“到底是圣天子葬地,自有神灵庇佑!”张、黎等人也深以为然。
曾国藩站在独龙阜上,极目远眺。但见钟山气势飞腾,紫雾蒸蔚,四周地形既开阔又壮美,田园葱绿,水光潋滟,一派胜景尽收眼底。心情抑郁了很久的两江总督,顿生一种俯视天下的气概,心里再一次发出感慨:“这么好的墓地,可谓天下无双,朱洪武好眼力呀!”
孝陵的修复,曾国藩基本上是满意的,他对监修的官员夸奖了两句。那官员很是高兴,讨好地对曾国藩说:“大人,灵谷寺也已基本修好,请大人到那里去视察一下,还可在寺内略为休息休息。卑职即刻通知灵谷寺住持,叫他安排茶水伺候。”
察看孝陵半日,曾国藩已觉累了,且要谈文,灵谷寺也的确是个好地方,便同意了。
当曾国藩一行坐轿乘马来到寺门时,灵谷寺住持远通法师已带领阖寺五十余僧众在山门外迎接了。稍稍歇息后,远通法师便陪着曾国藩查看修复后的寺院,并一路滔滔不绝地向总督大人介绍。
灵谷寺建于梁天监十三年,原名开善寺,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寺,明初改为蒋山寺,寺址在独龙阜。那时江宁的蒋山寺与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虎丘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并称为江南十大名刹。洪武十四年,明太祖亲来钟山选皇陵,看准了独龙阜这块风水宝地,遂命蒋山寺东迁。又将皇陵圈中的定林寺、宋熙寺、竹园寺、悟真庵统统迁于此,合并为灵谷寺。
远通像一个破落户夸耀富贵的先祖一样,津津有味地告诉曾国藩'Qisuu奇‘书‘网',合并后的灵谷寺规模之宏大,使得江南无一寺庙可以与之相比。寺内的殿庑规制仿照大内修造,自山门至梵宫长达五里路。当中的主道,行人走在上面,能发出一种类似琵琶弹奏的响声,鼓掌都可以使人隐约听到琵琶弦在震动,故僧众将它称之为琵琶街。
张裕钊听了很觉稀奇。吴汝纶则悄悄地对薛福成说:“这老家伙在吹牛皮。”
黎庶昌问远通:“法师,你说的是真的吗?”
远通立即双手合十,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