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吃的了,无论多大的战争咱都不怕。现在可好了,任尚守不住,民夫们也种不了庄稼,土地全被荒废了。
邓骘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多好的理念,都不如一个靠谱的执行官。他碰上任尚这等下三烂货色,是汉朝之不幸,还是他之幸呢?他心里真的糊涂了。
不久,汉朝中央批准任尚撤退,命令他驻守旧京都长安。这是汉朝的底线,如果连长安都守不住,汉朝集体都得喝西北风去了。汉朝何去何从,未来何去何从?睁眼闭眼,都是羌人之乱,大将军邓骘的心全乱了。
庞参,字仲达。这不是一个神奇的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复合型人才。
出来混,机会固然重要,贵人更不可少。当年,庞参初出道,在郡里做事时,天下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后来,顶头上司河南郡太守跟他聊了一翻,认为他是天下奇才,即拜他为左校令。
左校令,隶属工程部。工程部分有左校令,右校令,各负责主管一个劳工营。
前面说过,因为工作上的事,庞参被指控犯法,被打进监狱去了。事实上,庞参能被邓太后从监狱里提拔出来,不仅是因为他替邓骘设计了一套安全撤退方案。另外一个贵人,在其背后在背后助力推了一掌,对他来说,同样重要。
无独有偶,当庞参叫儿子替他给邓太后上书时,一封推荐庞参的奏书,也送到了邓太后手里。
推荐庞参的人,是御史中丞樊准。樊准和庞参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私交?没人知道。如果没有私交,怎么俩人的奏书,这么巧的同时送到邓太后那里呢?
排除偶然可能,只能说这是庞参和樊准联手策划的好戏。
然而现在对邓骘来说,庞参政治经历多么传奇,对他都无关重要。他最想的是,有一个优秀的能够独挡一面的消防队员,替他解决燃眉之急。毫不疑问,能够让他摆脱眼前困境的,非庞参莫属。
没有邓骘的失败,就不会有庞参的今天。邓骘的事,就是庞参的事。就在这时,庞参给邓骘送来了一套方案,并且详细的简述了他的思路。
庞参这样告诉邓骘:过去,我曾经建议中央放弃西域,西州士大夫还要笑我。事实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如果我们过去不贪那些不毛之地,怎么会惹火烧身,弄到今天天下不安呢?现在,凉州边郡已破败不堪,民不聊生。而长安三辅之地,地广人稀,可以把边郡居民强制迁到三辅,这样可让百姓休而息之,可谓是善之大善啊。
邓骘好像听明白了,今天下汉朝兵乏民困,与其坐被羌人困于凉州边郡,不如一放了之。就好像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