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1。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
2。“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3。“红妆”句:女子盛装后非常艳丽。
4。“五马”句:贵人莫要在此地留连。
【赏析】:
这首诗吟咏罗敷女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移。这首为春歌,用采桑起兴。
子夜四时歌……夏歌
五言乐府
李白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归去越王家。
【注解】:
1。镜湖:又名鉴湖、贺监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唐时为贺知章的采地。
2。菡萏(han4)(dan4):荷花。
3。“人看”句:观看采荷女子的人多得使若耶溪都显得狭窄起来。
4。“归去”句:西施被越王选入宫廷,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是“夏歌”,以荷花起兴。借西施来感叹天下人都重视美色。唐李阳冰评论说:“太白耻作郑、卫语,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每多讽兴。”
子夜四时歌……秋歌
五言乐府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注解】:
1。长安:指唐代国都长安。
2。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3。“总是”:指捣衣的妇女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情思。
4。玉关:即玉门关。
5。虏:对敌方的蔑称。
6。良人:丈夫。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亲人好团聚。前四句写秋月皎洁,秋日里的捣衣声随处可听,秋风阵阵吹不尽,后两句由思念引出祝福与祈求,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心声。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吴昌祺评论说:“万户砧声,风吹不尽,而言其情则同,亦婉而深矣。”
子夜四时歌……冬歌
五言乐府
李白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