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万口流传。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用简洁的诗句,写出了普天之下母亲对儿女深挚的爱。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
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歌,古诗的一种体裁,有短歌和长歌两种,这首诗属短歌。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chuang4)然:悲伤凄凉。
4。涕:眼泪。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怀才不遇,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苍凉悲凉的千古绝唱,借以宣泄自己胸中的块磊。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劲健有力,质朴自然,催人自省,激人奋进。用散文句式,对后来的自由体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武则天当政时,初任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有《陈拾遗集》。他主张改革六朝以来浮华颓靡的文风,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优良传统。他的诗质朴苍劲,不事雕饰,气势雄厚。
古意
七言古诗
李颀
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