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解】:
1。汉皇:指唐明皇。
2。御宇:上帝治理天下。
3。“姊妹”句:姊妹指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5。薄:临近、靠近。
6。信:任凭。
7。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8。青娥:年轻美貌的女子。
9。玉扃(jiong1):门闩。
10。迤(yi3)逦(li3)开:一路敞开。
11。阑干:纵横。
12。“昭阳”两句:意谓和玄宗的恩爱已成为过去,永远断绝了。在蓬莱宫中却要长久度过寂寞的岁月。
13。钿(dian4)合:镶金花的合子。
14。“此恨”句:玄宗和杨贵妃生死离别的遗恨,永无绝期。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歌颂爱情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形象地暗示唐玄宗迷色误国,是这悲剧的根源。“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爱情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诗人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忽而天上,忽而人间,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深化“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