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一路所见的白云、芳草、松色、溪花,已使诗人悟到了禅意,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全诗抒写身世之感,情真词切,悲凉感人。
新年作
五言律诗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
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
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
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
从今又几年?
【注解】:
1。“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2。“已似”句: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3。长沙傅:指西汉贾谊。
【赏析】:
诗人曾被贬南巴尉,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此诗三、四句说:“巧句。别于盛唐正在此种。”全诗抒写身世之感,情真词切,悲凉且有感染力。
送僧归日本
五言律诗
钱起
上国随缘住,
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
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
万里眼中明。
【注解】:
1。上国:这里指中国。
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3。惟怜:最爱。
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赏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远。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使全诗笼罩在梵音禅境之中,使人如沐佛光,整个诗境也优美起来。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
钱起
(约720…约782),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九载(750)进士,曾任尚书考功郎中,大历年间当到翰林学士,是“大历十才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