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观潮,表现潮水的壮观。下片写弄潮儿的矫健身姿,表现了人写胜天的奇迹。展现了观潮人倾城而出,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钱塘怒潮排山倒海、声如雷霆的雄壮气势和弄潮儿手持红旗、挺立涛头的惊险表演。词写潮,有声有色,写人,惊心动魄,令人难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注解】:
1。“秋色连波”两句:上下一片秋色与水波相连接,水面上笼照傍晚的炊烟同碧波一起溶成了翠色。
2。黯乡魂:思念家乡,心情颓丧。黯,形容心情的忧郁。
3。追旅思:往事的追忆引起了羁旅的愁怀。
【赏析】:
这首词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写词人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上片写景,碧云、黄叶、翠烟,是用色泽渲染夕阳下秋景,借以加深印象。下片抒情,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用来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秋的动人,适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张惠言说:“此去国之情”。邹'礻氏'谟《远志斋词衷》中誉之为“绝唱”。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1015)八年,进士及第。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为人正直有气节。为政期间主张革新弊政,但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未有显著成就。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已成为国人自励的名言。他是北宋诗文运动的先行者之一,工于诗词、散文,他存留的词不多,却能以边塞风光入词,抒发爱国情怀。对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中《渔家傲》一首突破了〃花间〃派词的内容,风格苍凉悲壮,开豪放词风的先河,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解】:
1。衡阳雁去:“雁去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