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高锁”、“帘暮低垂”引起人去楼空的伤感之情,“落花”两句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写眼前之景。下片写怀人的伤痛。“记得”一词下面是回忆,其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含义深刻,写得缠绵伤痛。下片写得语疏情密,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
*卜算子*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注解】:
1。眼波横:谓美女的眼光像水波一样横流。
2。眉峰聚:指美女忧愁时双眉紧锁,如山峰簇聚。
3。盈盈:水清貌。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赏析】:
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比一般的祝辞高雅新颖,和春同住,词似无理,然却具有无理而妙的特点,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沈际飞云:“没理有无穷深衷。”(《草堂诗余》)
王观
字通叟,北宋高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礻右'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因作词失敬,受到贬谪,自号逐客。今有赵万里辑本。
*卖花声*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
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
应是长安。
【注解】:
1。君山:在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2。阳关:古送别曲,据唐王维《帝元二使安西》诗谱成,首句“渭城朝雨'氵邑'”,故又名《渭城曲》。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作者于赴郴州途中写下此词,抒写迁谪之大事感。上片写岳阳楼内别宴,“十分”足见情意之深长,“敛芳颜”可见在座诸人心情之沉重,“不是”二句自我宽解,谓此去郴州毕竟不同西出阳关之苦,话语中充满了牢骚与不满。下片写楼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