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极尽空灵蕴藉之致。这首著名的中秋词,是久负盛名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解】:
1。簌簌(su4):象声词,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2。缫车:缫丝的工具。
3。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这里形容在古老的柳树下卖黄瓜的人衣衫褴褛。
4。漫:随意地、不由地。
【赏析】:
元丰元年,徐州地方发生春旱,苏轼为徐州知州,去徐门石潭谢雨途中作五首《浣溪沙》,此为第四首,描述了沿途家农村风土人情。这首词写得很有乡土风味,“枣花”、“缫车”、“牛衣”、“古柳”等都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全篇文字清新流畅,感染力极强。北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作为题材的不多,这类词在之前词坛中是很少见。
*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注解】:
1。淘:冲洗。
2。乱石:指江边陡削错落的山石。
3。雪:浪花。
4。羽扇纶(guan1)巾:古代名士服饰。手拿羽毛做的扇子,头戴青丝带的头巾。
5。华发:花白的头发。
6。酹(lei4):把酒倒在地上祭奠。
【赏析】:
这首词作于作者谪居黄州,游览传说中的“三国周郎赤壁”时写下的,借古以抒情;是历来被称为豪放词的代表作的风流名篇。词人用雄健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的图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片描写赤壁壮景,渲染环境气氛。写得奔放流畅,以白描手法勾出长江胜景。下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