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写别后相思之苦。愁绪无数,无法排遣。全词凄迷哀婉,愁思无限。
*眼儿媚*
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暄弦管,
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
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
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注解】:
玉京:指汴京。
【赏析】:
这首词作于被掳之后,吐诉了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上片追忆当年京城的繁华歌舞升平。下片抒写被囚居的凄苦。全词采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在今昔盛衰的情境里,对亡国之痛发出了深切的悲叹。
赵佶
(1082…1135),即宋徽宗。在位25年。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他与钦宗和宫室多人被掳北去,过了九年的俘虏生活而死去。他的诗、词、画都有名,又通音律。有《宋徽宗词》。
*燕山亭*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
淡著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
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
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苦,
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
这双燕,
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
万水千山,
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
和梦里也新来不做。
【注解】:
1。燕山亭:词牌名。亦作《宴山亭》。双调九十九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2。燕脂:胭脂。
3。“裁剪冰绡”三句:朵朵杏花好像是用冰清玉洁的薄绸经过裁剪出来的重重花瓣,然后又匀称地晕染上淡淡的胭脂做成的。冰绡:洁白的薄绢。匀注:均匀的点染。
4。靓妆:粉黛装饰。
5。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教经典中所说的天上的仙宫。
6。无据:不可靠。
【赏析】:
这首词是赵佶是亡国以后在北方写的哀歌。全词借咏杏花的盛开与调零,抒发个人身世的感慨及追恋故国的哀痛。据宋人《朝野遗记》说,此词是赵佶的绝笔。这是他生活遭遇最悲惨的实录,被王国维称为一篇“血书”。上片写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下片直抒亡国之悲,接下来述说了词人的三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