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善于词、亦工于诗文,通晓音律,能书善画,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艺术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创作生活,以1127年金统治者占领汴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属闺中生活和咏物之作。后期写了一些反映离乱生活的痛苦以及对敌国的思念的具有时代面貌的作品。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解】:
1。藕花:荷花。
2。争渡:指天色已晚,乘船夺路回家。
3。鸥鹭:两种水鸟。水鸥和白鹭。
【赏析】:
这首词是表现李清照热情歌颂大自然的名篇。对年轻生活片断的回忆,充满生活情趣。描写了一个活泼的少女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游玩,不认归路,桨声、笑语以及受惊飞起的鸥鹭拍翅声构成的画面,表现了词人开朗乐观,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解】:
1。疏:粗,大。
2。残酒:此指残醉。
3。绿肥红瘦:指肥硕的绿叶和凋残的红花。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当是李清照前期作品。词中所写,乃日常生活中一个极难引人注意的细节,曲折地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全词借主仆问答组织成篇,“知否?知否?”二叠语,既有对海棠的深意,也有抱怨声,自然引出“绿肥红瘦”。清黄苏云:“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限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蓼园词选》)人物的对话写得新颖活泼,写法上纯用白描,体现出李清照婉约清新的词风。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