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与你这位抗元盟友关注时局变化,以期再图抗元大业。
6。懿:司马懿。
【赏析】:
此词作于词人与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被押送燕京的途中。上片主要写亡国之痛。作者以无限悲痛的心情直呼,象文天祥这样的英雄为什么得不到“东风”。下片主要对文天祥的倾慕、期望和惜别之情。这首诗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情景互融、浑然一体;运用典故,以古喻今。在宋末词坛堪称杰作。
邓剡
(1232…1303),字光荐,号中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临安沦陷后,辗转海南,坚持抗战。1279年崖山兵败,自杀未遂,被俘后与文天祥一起北遣,至南京放还。词多写亡国之悲,沉痛凄苦。在《中斋集》。
*念奴娇*
文天祥
水天空阔,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雄。
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
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
南行万里,
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
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
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
秦淮应上孤月。
【注解】:
1。东风不借、世间英雄:暗含三国时“借东风”的典故。
2。蜀鸟:杜鹃鸟。
3。吴花:指金陵的花。
4。欧盟:朋友。此指邓剡和其他战友。
5。回旗:指军队反攻。
【赏析】:
这首词是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军俘虏后,押解北上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全词不达意充满了凛然无畏的浩瀚正气。上片通过用三国时周瑜凭借东风火烧赤壁的典故,来抒写自己抗元不得天助的愤慨,以及见到金陵的荒凉残败而引起的极为感伤悲痛的情怀。下片则以回忆抗元斗争生涯,表达了自己视死于归、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全词慷慨悲壮,感人肺腑。
文天祥
(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德'礻右'二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元营谈判,,遭拘留,被解北上。后脱逃,又组织抗元武装,兵败被子执,囚于燕京四年,不屈而死。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词人,后期作品表现了强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