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西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注解】:
1。午桥:即午桥庄,在今河南洛阳南。
2。豪英:此指文人雅士,作者的友人。
3。长沟流月:月光随波流去,也比喻时光流逝。
4。堪惊:可惊。
5。看新晴: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
6。渔唱:渔歌。
7。三更:午夜。
【赏析】:
词为抚今追昔之作。词写自己青年时豪情逸兴,与流亡时思想生活形成鲜明对照。上片追忆往昔在洛阳时良朋聚集的豪情雅兴。下片以“二十余年如一梦”承上转下,抒发感慨。在艺术表现上,忆旧写的意气豪爽,笔力奇放;抒情写的苍凉慷慨,思远意长。
陈与义
(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官至参知政事。其词与朱敦儒的风格相近,颇有清旷之气。而作于南渡后的词,在清旷中带上了较多的悲怆。有《无住词》《简斋集》。
*贺新郎*
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
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
未放扁舟夜渡。
宿鼻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国,
气吞骄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
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平章看。
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注解】:
1。斗垂天:北斗星挂在天空中。
2。未放扁舟夜渡:谓船受风阻不开,以致不能晤面。
3。鼍(tuo2)鼓:鼍皮蒙的鼓。
4。十年一梦扬州路:谓往事如梦。
5。遗恨琵琶旧语:此借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对南宋向金屈辱求和表示遗恨。
6。谩暗涩:白白地让剑黯然失色。
7。铜华尘土::生铜锈蒙尘弃用。
8。平章:评论。
9。苕(tiao2)溪:源出浙江天目山,流入太湖,为当时文人的游赏之地。
10。垂纶:垂钓。
11。飞举:乘风高飞。
【赏析】:
此词忠愤满腔,风格豪迈。上片写景,画面宏阔,境界雄浑,格调凄冷。下片直抒胸臆,抨击朝廷投降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