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真实地揭示了我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我每看一次这个节目,都忍不住会流下辛酸的泪水,内心充满了欣慰的感动。
我常常想,上帝会厚爱每一个人的,它会用不同的方式对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给予补偿。但是,上帝只钟爱那些自助的人。如果你不努力,你不拼搏,所有的机会都会和你失之交臂。如果在这十年之中,我放弃了对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当这一切机遇到来的时候,我又怎么可能把握住呢?
1。饥饿的恐慌
张立勇
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一个大学比一个村还大。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向往和憧憬一个叫大学的地方。
我们村就是个大家族,姓张的人特别多,大约有200多口人。我们家就在村子前面;一开门就能见到大山,真像成语中说的开门见山一样。门口就是水田,对面就是大山,四周也都是山。自然风光非常秀丽,人们置身其中,就感觉走进童话的世界一样。可是,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对生活在这里的山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这里很贫困,交通非常不便,山民居住的条件也很简陋。生存成了山民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不会有心思尽情地享受美丽的大自然的恩赐。
我们在山谷里,去一次镇上要走几十里山路。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载着每个山民的人生,也记载着我童年和少年的人生。
我有一个叔叔住在另外一个县,他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每逢放假的时候,他都会到我们村里玩,我们会围绕在他的身旁,贪婪地听他讲北京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说,人民大学比几个村子还要大。我当时很惊讶,天哪,那么大的校园啊!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一个大学比一个村还大。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向往和憧憬一个叫大学的地方。许许多多的梦想,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徐徐地飞翔了。
在家里,我常常听爸爸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爷爷在我爸爸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改嫁了,就剩下爸爸和姑姑两个人相依为命。他俩一贫如洗,连农具都没有,去干活的时候还要向别人借,借别人的锄头,借别人的牲口。农忙的时候人家也干活,龙口夺食的季节,人家都在白天黑夜没命地干,父亲只能抽空儿去借了。
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的约束和管教,他很调皮、很捣蛋。村里人都用同情和怜悯的眼光打量着爸爸,他们都觉得这个孩子一辈子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能连媳妇也娶不上。有的人也会歧视我爸爸。爸爸后来长大了,懂事了。可以想像,一个穷孩子在那个年代没有父母有多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