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的方式来阻止,而不允许婷儿自行对老师的要求打折扣。比如说,二下期末考试前夜,班主任居然安排学生把本学期的语文课文全部抄一遍!如此不合理的命令,我们当然不会让婷儿执行,不然的话这一夜都别想睡觉了,第二天还考什么试呢?但我对婷儿解释的时候则既不作评价又不带感情色彩,只是公事公办地说:“我会给老师写个条子,说明是家长安排你不抄课文而听写生字,因为你生字的问题更大,老师一定会同意的。”
由于班主任平时教学抓得不紧,考试的时候班上的成绩自然不理想,于是她就以平时学得好、发言积极为理由,给不少学生用期末总评的方式“大方”地加分。二下期未婷儿语文考试只得了90分左右,老师也给她加到了98分。
为了让婷儿对这种不过硬的成绩有所认识,拿到成绩单当天,我们先对老师的做法作出正面解释,说:老师给她加分是因为她考得太差(当时的说法是小学一二年级95分才算及格),怕她灰心丧气,然后问她:“考大学的时候会不会有人给你在高考卷子上加8分?”婷儿猜测道:“可能不会吧。”爸爸说:“不仅不会,而且差半分就可以让你的名次落后成百上千名!同样的道理,多半分也可以让你的名次提高成百上千名。事实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这半分之差考上了大学或没考上大学。”
我告诉婷儿:“要想取得过硬的成绩,自我要求的标准一定要高。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法乎其上,得其中也,法乎其中,得其下也。。。。”爸爸接着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照上等的标准去做,可以得到中等结果,照中等的标准去做,就只能得到下等结果。。。。”然后又举了几个例子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婷儿听得口服心服,主动表态说:“我愿意法乎其上。”我高兴地把婷儿搂在怀里,夸奖她有志气,并自诉她,为了“法乎其上”,我准备带她到李响哥哥家去取经。
李响是我同事的儿子,他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就在我们去取经的这一年,他刚被学校保送进四川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6年之后他又以四川省文科第3名的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他妈妈吴老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非常有经验,每年假期我都要带婷儿到李响哥哥家咨询一番。吴老师的经验和李响哥哥的现身说法,不仅使婷儿少走了很多弯路,还使她养成了遇到“高手”就主动请教的好习惯,并把这些“高手”当作自己效仿的好榜样。
吴老师告诉婷儿,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拉开差距的第一年,学生的智力因素和一二年级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