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主题,到安排提纲、组织语言。我们当然很支持啦。爸爸说,为了提高效率,还是多搞口头作文训练。
我们的行程其实是一条热门的旅游路线:成都…………重庆…………三峡…………武汉…………西安…………成都。来回一个月都是旅游旺季,一路上,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婷儿发现了很多好素材。我要求她练习用四句短语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梗概,以此来训练她的“谋篇’能力。
由于嘴说比笔写快得太多,我们至少搞了十几篇口头作文训练。其中有痛感长江污染严重的“母亲河的悲哀”,有钦佩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计算机控制专家、大型国企厂长的“自学成才的大舅”,还有惊讶身为硕士的法国农民因为热爱书法又到中国留学的“来自法国的农民留学生”,和赞叹不以权谋私的刘叔叔石阿姨的“廉洁的总经理”。。。。。
回到成都后,恰好发行数十万份的《华西都市报》新开了一个栏目:“少年视界”,婷儿便选出了她觉得最有意思的三个材料写成作文,送给“校园内外”版的叔叔阿姨。很快,《华西都市报》就登出了婷儿送去的其中两篇:
鬼城的“鬼花招”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到三峡去旅游,一路上,旅游业中的种种鬼花招,让人可气又可笑。
在重庆港买票时,售票员报的价明显高出我们了解过的票价,而且不予解释。从窗口甩出的一沓票中,除了船票,还搭售了一张“鬼国第一关一……邪毒城”的门票和景点旅游保险单,为了这种强加于人的“服务”,还另收了10%的服务费。我对此十分反感,但妈妈说:“反正要游鬼城的,就算了吧。”殊不知,正是这种妥协心理,使无数游客还没上船就先上了当。
船到丰都,我们来到貌似鬼城入口的“阴司鬼街”前,一个干瘦的老头正满脸堆笑地招呼着:“各位游客,鬼城就是从这里进的。”我们见他们卖的门票与我们的不同,生怕自己买错了票,进不了鬼城、那老头却飞快地把我们的副券一扯,不停地催着:“都一样,都一样,快进去吧!”“阴司鬼街”里无非有些狰狞丑陋的泥塑木雕陈列在阴森狭长的洞窟两旁。表情木然的解说员每到一处鬼魂受刑的场景前,都要伴着凄厉的鬼叫念叨一遍:“只要你们在这里放些钱,就可以让你们死去的亲人免受这样的刑罚。”似乎并不存在的阴间流通的不是“冥钞”而是人民币,真是骗钱的鬼话!出了“鬼街”我们才发现,这里并不是什么鬼城的入口,只是路口的一处小景点罢了。拐过街角才是我们被骗买门票的“邪毒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