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宇航员接管了B330的控制权限之后,只见他悬浮在周遭,手中出现了一个迷你版的操控柄,小却异常复杂,中间还有一块11寸的屏幕,显示出B330与B230之间的空间分布的绿色网格状图形,两侧则是大量的实况数据在变动。
全神贯注的宇航员,他的视线在太空舱与11寸屏幕之间频繁的交换,B330充气式太空舱的表面时不时的喷出气体,慢悠悠的飞来,越来越亮靠近B230的对接口。
终于,18分钟的时间,两个太空舱对接完成,负责的这名宇航员见圆满完成终于长呼一口气,把小型操控柄逐一挂在大腿处的组件上固定,同时报告:“2号实验舱以正常运行。”
放眼望去,整个“萤火号”空间站在5名宇航员外太空持续作业,内部的船员配合下,六个半小时完成了“萤火号”的破茧之旅,六条长达百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异常震撼,这些电池板除了能够吸收一些太阳能之外最大的作用还是为了掩盖空间站的核心能源由从地球带来的高储能紫源晶提供的事实。
否则这么大一座空间站,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又过了几个小时,“萤火号”空间站与美国的“诺亚号”首次建立了通讯,被困在亿万公里的孤寂世界,原本对生的希望渺茫到一度放弃了邓肯。琼斯在听到同类的声音那一瞬间,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尽管他知道对方是中国人,但在这里,在此刻并不重要了。
完成通讯连线的建立之后,邓肯。琼斯根据指令把“诺亚号”的控制权限转交给“萤火号”空间站,这一点是经过休斯顿宇航中心的首肯,“诺亚号”要完成与“萤火号”空间站的对接,指令就必须要保持一致。
幸运的是,虽然两个人造天体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来自毕格罗宇航公司的产品,这意味着能够早到两者相匹配的对接口。
而与此同时,“火星快车号”正踏上回归的路途,三个月之后,如期抵达地球高空轨道,飞船被安置在了“天宫环轨星港”的停泊口,在“火星快车号”回归的三个月时间里,地球方面的CMSX与NASA同样在快速着手准备。
飞船进入“天宫环轨星港”停泊口便开始进行物资补给,尤其是能源补给,一个往返的路程消耗了不少的能源,不过能源补给不是很困难,蓄满能源的紫源晶石块早就准备就绪,飞船进入停泊口之后便开始对内部的能源储备仓大肆汇入能量让里边的紫源晶体得到能源补充。
随着“火星快车号”的安全返回地球的消息被公布,全球视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