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再来看看刘亦婷读哈佛之后所说的一段话:
记者采访时问婷儿:“你说过上哈佛离成功还差得远呢,那你心目中的成功又是怎样的呢?”
说实话,婷儿和我们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它不符合我们家的思考习惯。我们家的习惯是:近期目标要实,实到每一步怎么走,以确保完成任务;远期目标要虚,虚到只剩个大方向,以容纳各种变数。记者问的显然是婷儿不去多想的远期目标,我们也猜不到她会怎么回答。
当时,婷儿认真想了想才说:“成功并不是一个人获得的名利可以定义的,我心目中的成功就是造福全人类,如果不行就造福自己的国家,再不行那就造福自己的家庭吧。”呵呵,这就是婷儿心目中的成功,真高兴她有如此豁达的人生观———既志存高远,又不钻牛角尖!不论以后顺与不顺、成就如何,只要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这也是我们对女儿的真心期盼。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67页)
对这段话,一位网友认为是唱高调,对此表示非常反感,他说:
在我看来,没有比这种说法再虚伪的了。刘可曾真心想过人生的含义?她可曾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她的同学、朋友、亲人产生过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她可曾产生过对他人的强烈感情和责任感?记得我在她这个年纪,早抛弃了以为国家作贡献为人生目标的想法。因为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玄妙与不可思议,我有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心。我更认真想过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全人类的幸福”。我想人生在世,能爱父母,孝敬父母;爱伴侣,关心他,保护他,与他携手共度人生;能对朋友问心无愧,在外不趋炎附势,在内有自己真心的信仰,能真正享受人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我的信仰中,对亲人的爱,责任与付出,是成功的首要标志,而世人的所谓为人类、为国家多少与个人功利心有关。刘对于成功的顺序的定义让我更加肯定了她父母教育的误区。
(引自新浪网读书频道)
对于这位网友的言论,我倒未必完全同意。我觉得一个人抱定“为人类”、“为国家”这样的信念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我反感那种唱高调的“为人类”、“为国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应该热心地致力于遵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夸美纽斯也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经由行为,而不是经由语言和文字。”可眼下我们的社会中,空谈道德的人在我们周围有太多太多,很多人白天还在讲“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的公仆”、“无私奉献”,晚上就已经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