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计划表并认真遵照执行。
首先是每天早上6:25准时起床,我用的电子表十分精确,起床以后煮上两个鸡蛋,洗脸漱口,再冲上一包麦片,把鸡蛋一吃。然后背着书包去上学,到了学校一般是7:00。然后拿出英语书来读,上完早自习到了7:30开始上正课。当然是认认真真听课,认认真真做好笔记。
第36节:听完一节课干什么呢
听完一节课干什么呢?趴在桌子上睡觉,我这个人不属于精力过人的那种,一天睡觉时间不能少于八个小时,不然就浑身没劲。并且在上大学以前没有熬过通宵。所以要抓紧时间补瞌睡,下节课才能保证集中注意力。有的时候从七点钟进教室到中午11点45放学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没有挪过地方。
到了11:45的时候,老师一宣布下课,我就从书桌里抽出饭盒,冲向食堂,去抢饭。为什么叫“抢饭”?因为学校人多,你要是稍微迟钝一点就要排上长队等上半天。为了节约时间必须争分夺妙,一般我都是前一两位,打到饭以后怎么办呢?我既不去饭厅,也不回教室,也不回住的地方,而是端着饭盒到阅报栏去看报纸,了解一下时事政治。
吃完饭就回住的地方,回去以后,把上午的数学笔记拿出来看一下,一般是用手把老师的方法一盖,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来,做的方法是否和老师的一样,是我的方法好还是老师的方法好。为什么要看,因为这样才能记得牢。
人的记性特征我在前面讲了一点,形象记忆强于文字记忆。我再告诉大家我所知道的两个特征:
一个是著名的记忆曲线,就是说记一样东西,记第一遍可能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忘了,再记一遍可能管一周,第三遍可以管一个月,第四遍可以保持半年,所以学的东西不能看一遍就算了,但时间又不允许你天天看,你可以按照学习的规律,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再看一遍,周末把一周学的知识复习一遍,一个月后把这个月的东西再复习一遍,半期再看一遍,这样既有效率又记得牢。
还有一个记忆特征,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里说的“一样知识只有被运用过才能记得牢。”比如说学电脑,你捧着一本电脑书背上一个月,可能还不如一边看书一边操作一天记得牢。有的英文单词你死活记不住它是什么意思,但你要写一篇英语作文,往往是写一遍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这一点对数学尤其适用,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边听得头头是道。但过两天把老师讲的原题拿出来,很多人又不会做了。因为你没有把例题下来自己做过一遍,也就是说没有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