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学着拿破仑的样子,对自己说:“要创造奇迹,我办不到,我只有谨慎从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前进,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戒骄戒躁,每天按部就班的按计划学习,反而有可能取得不可思议的巨大进步。
比如说我的作文成绩,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半学期死活上不去,我想了很多办法,读了很多指导作文的书,也读了许多高考范文,还读了许多名家散文、诗歌、统统没用或者见效甚微,60分的作文老是拿个四十五六分。在高三下半期我只用了两周就迅速提高到每次拿52分以上。方法很简单,我把我最喜欢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洞庭湖、废墟、柳候祠以及其它一些写得好的段子背了一遍。就这么两周的功夫,比你费尽心思去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评分标准,老师的判卷心理都要有用得多。
最费力的方法就是最省力的方法。
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
第55节: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
……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和成绩好的同学拉开了距离或者感到时间紧张了,一定要认真体会这几句话。
很多人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不管怎么练,就是上不去。可是有一个人,一点都不懂英语、通过自学,一年以后就成为英语翻译。这个人就北京逆向英语学校的校长钟道隆先生,这个速度可以算是神速,应该说已经逼近了一个中国人学习英语速度的极限了吧,那么他如此速成的秘诀是什么呢?也是用的“笨”办法,他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听任何听力材料都要坚持把内容用笔写出来。第一遍听不懂听第二遍,第二遍听不懂听第三遍,就这么反复地听,直到能把每一个单词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为止。一年下来,听完的磁带放了一箱子。有很多同学是什么时候练听力的呢?睡觉的时候,特别是在宿舍里,带上耳机还可以屏蔽室友的高谈阔论。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马马虎虎地听懂一两句,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什么也不知道了,然后把耳机一关,睡得还挺快,听力材料成了催眠材料了。有的人一学期下来还是在听那一盘磁带,有的人走马灯似的换,什么原声电影,美国之音、疯狂英语,全都“睡”过一遍了。两三年下来,随便拿出一盘他听过的带子,还是一句话也听不懂,到了考场上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同学想节约时间,实际上却大大的浪费了时间,想在“不知不觉”间把听力搞上去,结果却养成了一听说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