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他要知道的数字不是弃婴的数字,而是想搞清楚,自己有没有被丢弃的可能——而这才是儿子问话的真正意图。
通常而言,孩子最大的恐惧就是父母不爱他或不要他。在《伊甸园东》一书中,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对这一恐惧加以了戏剧化的描写:
“孩子所有的最大恐惧是失去了爱,而被遗弃是他所恐惧的地狱……跟随遗弃而来的愤怒,愤怒又会造成报复心理,带来某一种形式的犯罪行为……有一个孩子拒绝了他所渴求的爱,踢打小猫,同时把他的内疚隐藏起来;另一个孩子则偷,用钱来博取爱;第三个孩子则征讨世界——经常生活在内疚、报复和更内疚之中。”
因此,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孩子都不应该受到遗弃的威胁。不管是开玩笑,还是在生气,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警觉到,他有被遗弃的可能。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在街上或市场里转悠,为此他便经常听到一些愤怒的母亲对着看热闹的孩子说:“你要是再不走,我就把你丢在这儿了。”这种说话方式会触发潜伏在孩子心中已有的遗弃恐惧,煽起要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幻灭感觉。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多半都是母亲。因为走不了多远,心里极其不安的她肯定会折转身子。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在孩子的怠惰超过了能忍受的程度的时候,伸手去把他拖走,要比用语言去说他好得多。
然而,由于生计所迫,做父母的很难做到不与幼小无知的孩子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孩子产生被遗弃的错觉,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溜走,而应提前做好准备。比如,直接告诉孩子真相,放一张与宝宝的合影在他的床头,提前让他与照顾他的人熟悉,或用小录音机录下自己的亲切话语,都可以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就在身边。
第二部分:赞美的效力第4节:最该说的话
1、你的微笑真美。
我曾经读到过作家毕淑敏所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中国女士到北欧的一个国家去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极其美丽。这位女士送给她中国礼物,小女孩很有礼貌地微笑道谢。女士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可是,这位女士的赞美却没有得到教授的首肯。等女儿退走之后,教授严肃地对她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女士非常吃惊。教授于是向她解释: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