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制订一个生活规律实践表,既切合实际,又利于坚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节律化,提高学习效率。
4每天基本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复读生每天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复读生误认为这些题老师都已经讲过,不用再听。其实讲过的未必消化了,未必理解了,未必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你会深化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并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些复读生认为:在上一年里,我做过的题已经太多了,现在再听老师讲讲就过去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一方面,考生需要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课后作业就是帮助考生检验、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以,复读生每天要将学校留的作业基本完成,这样日积月累就会逐渐获得充实感和力量感。学习实力是高考成功的硬件,硬件越来越强,当然会越来越有信心,情绪也会越来越稳定,心态也就越来越好。
5挺胸抬头走路
人的内心体验与行动是一致的。人在有信心、情绪好时就会挺胸抬头,走路很有精神。人在缺乏信心、沮丧时也会低头耷脑、步履拖沓。
所以,复读生明白了这个原理,就应该时刻告诉自己:走路挺胸抬头,步伐坚定有力,速度稍快。经常这样做,就会给自己良好的正面的心理暗示,增强自己的信心,调整自己的心态。
6充分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唤起人的良好情绪。复读期间,可经常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当心情烦躁时,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当心灰意懒时,默念我行、我行、我行;当心理紧张时,默念放松、放松、放松……
这样,对消除不良心态是有作用的。
第29节:怎样帮助复读生调整心态
家长怎样帮助复读生调整心态
家长最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心态变化,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最容易以言行影响到孩子。因此,帮助复读生调整好心态是家长责无旁贷的任务。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人和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就是平等的,孩子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人格,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是家长和孩子沟通时最基本的心理前提条件。
有些家长抱着这样的观点:“我是你老子,我有教育你的权力,你就应该听我的,你不能和我平等,不能没大没小。”这样不对,对孩子极不公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