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身在此世中的人看得清楚多了。
她事事比人强,真不甘心就这样成为某人的附庸,一点儿自己的价值都没有。
然而这话说来却不是平儿她们能懂的,所以平儿听后也只能半懂不懂地叹息:“娘子的志向奴婢是不能知道了,过去曾听二公子诵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大抵是如此罢...只是娘子又该如何呢?娘子身为女子,总是要嫁人生子的,总不能如家中几位郎君一般挣前程罢?”
“再说罢,这样的事怎么说得准。”杨宜君拿回《唐书》,她看的是《后妃下·女学士尚宫宋氏传》。
唐德宗时期,宋氏五姐妹皆聪慧有才学,自小‘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后来被进献入宫,因为其才学出众,德宗不以宫妾遇之,而是让她们做‘学士先生’,教导妃嫔、公主,甚至皇子、皇帝,还主理一些宫中事务。
她们是宫官,是宫中女师。
如今虽然大唐已去,从宋氏姐妹而起的女官传统却在南北一些宫廷中有留存。特别是北边的大燕,开国皇帝高齐对唐末阉宦专政乱国,甚至左右传位之事颇为警惕,就有意限制了宦官的权力。高齐之后,他的弟弟,也是如今的大燕皇帝高晋做了皇帝,又经历了一起宦官刺杀,更是对宦官讳莫如深了。
这给女官的崛起带来了机遇,女官不只是主管一些宫务,甚至还是皇帝的助手。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奏章,一些女官享有‘批红’之权,所谓‘批红’,就是针对三省已经拟好的章程,以朱笔批示,或‘照录’,或‘更改’。
这些女官切实掌握了权力,成为了大燕权力机关的一份子。这就让一些有才学,不甘心做个普通人,相夫教子一辈子的大燕女子,有了选女官的想法...除了那些顶级高门外,那些中等、低等官宦人家的女孩子,甚至大多以被选入宫中做女官为荣。
家中女儿在女官中做到高位,就和家中子弟做了高官一样,都能让家族沾光,是很让人艳羡的事。
第6章 到谷雨这一日,杨……
到谷雨这一日,杨家上下天不亮时就开始准备出门踏青的诸般事宜,除了杨宜君一个,大家都很重视、很热情。或者说,正是因为杨宜君在这种事上没兴趣,这才让其他人更重视!大有一定要让自家娘子趁着踏青结一份好姻缘的意思!
这一日早,杨宜君照常起床,陪着父亲母亲吃早饭,待会儿大家要一起去踏青。踏青是为适龄的青年男女准备的不错,但家里也会有长辈、小孩子一起去,只不过不在一块儿活动罢了。
临出门了,杨段骑一匹白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