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他人纵使也在院儿里,也不能随意接近主子...播州杨氏在杨段这一支门第没那么高,仆人们的分层也没有那么明显,但也有基本的‘规矩’呢。
杨宜君回来之后洗手擦脸,她是仆婢们的中心,自然很快得到了休息。只不过她也没歇多久,不多时父亲杨段,还有周氏、杨益他们也踏青回来了,还见到了送《大公报》和土仪的周家家仆。
稍迟一会儿,就叫了人请杨宜君去正院。
杨宜君一来,周氏就笑意盈盈地对杨宜君道:“娇娇,你外祖父要接你去蜀中度夏呢!”
随着《大公报》和土仪一起来的还有一封书信,明面上是杨宜君的外祖父周革得到朋友的馈赠,今年夏天可以尽情使用对方的一座避暑别苑——这个朋友是个大土豪,在成都产业无数!今年打算一家去南吴做官的大儿子家探亲,看看几个孙儿孙女。而成都郊外的避暑别苑空着也就空着,干脆就借给老友使用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周氏年初给娘家写了信,想要父母兄嫂帮忙留意成都的青年才俊...杨宜君对成亲兴致缺缺的样子,看在眼里可是十分愁人的。这年头,女孩子十五六岁未嫁人很常见,但大户人家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总该定下一门亲吧?再退一步,女孩子本身也该有些怀春之意,心里愿意嫁人吧。
然而,杨宜君对这些不屑一顾...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周氏想着,这可能是播州这边的同龄男子不够好,也是,播州到底只是小地方,还是边陲之地,出现真正青年才俊的机会实在太小了。而与播州临近的巴蜀之地就完全不同了,自秦之后被中原消化,就发展的很快,其物产丰富、人物风流,是不让中原的!
那里一定会有让小女儿动姻缘之念的人!
所以,这次单单接一个孙女儿入蜀,本身是有相亲的意思的。因为事情做得隐蔽,杨宜君都不知情...她虽然觉得外祖只接自己去度夏,这有些奇怪,里面应该有自己不知道的内情,但‘内情’具体是什么,就一概不知了。
而她作为小辈,就算知道有内情,长辈不想说,她也就打探不来,只能‘被安排’。
不过,虽然‘被安排’了,杨宜君的心情却还挺好的。长辈又不会害自己,而且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出门去蜀中呢!相比起播州,虽然蜀中也与外面的江南江北天然相隔、自成一派,但到底是一方诸侯,各种信息可比山坳坳里面的播州多多了。
退一步说,成都还是蜀国的‘国都’所在,那里的生活总比播州遵义城里重复单调的日子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