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挂在窗下的鹦鹉。
“...如今南吴新君初立,诸王叔、旧臣皆有威信,党派各有,实在难以收拾啊!我也是躲清静,这才回播州的。”窗外不远处有两人并肩而立,正在谈话,说话的人杨宜君认得,是一位去到南吴为官的族兄。
两人不远不近的,杨宜君安静下来倒也能听清大概。
另一人就道:“确实是难,不过好歹南吴已被礼法驯服,沈氏又家风甚好,到底不会闹出以下犯上的事来。看看大燕高家、看看蜀中孟家,呵,南梁林氏就不用说了,这几家要是也如沈家一般境况,恐怕早就腥风血雨了。”
“此话不错,只是新君之危依旧是新君之危啊。如今就是想要收拾局面,重整朝堂,怕是也不知从何入手。”
第22章 唐末起,天下大……
唐末起,天下大乱许多年了,四方割据的年月里,大家族子弟分散到各势力做事是常事,这也是一种提前‘投资’。最后不管谁家得了天下,这些大家族都不是毫无根基的。
杨宜君知道说话族兄的身份,此时再听他们说话,转念一想就明白说的是什么了。因为这个,她想起了什么,一下就笑了起来。
这会儿廊上挺安静的,只偶尔有仆婢经过。红妃这一笑,还有什么听不到的呢。
两位族兄一回头,那位去南吴做官的族兄就知道这是谁了,笑了起来:“这、这是十七娘罢?数年未见,也长大成人...”
之所以一眼认出,不是因为他家和宜君家这一支很近,也不是他与宜君有私交。而是看到宜君之后,就会知道这就是‘十七娘’——哪怕是他这些年远在南吴,也知道族中有个族妹,花容玉貌,是‘播州第一美人’,甚至‘西南第一美人’!
没办法,就是这种传闻最容易为人‘津津乐道’,他人在南吴,偶尔接到老家信件,也知道这事了。
世上漂亮的小娘子很不少,但亲眼看到宜君的时候就会立刻意识到她就是‘十七娘’。实在是这般美貌已经超出了想象,她不是‘十七娘’,就想不出‘十七娘’会是什么样子了。
长得漂亮的小娘子当然有优待,两位族兄也愿意和她说话。听到她刚刚笑,也只是和气道:“十七娘方才为何发笑...早知道十七娘幼承庭训,家学渊源,见地不让男子,是有什么可说的么?”
说这话的族兄并不是在南吴做官的那位,他是常年在播州的,所以对宜君的了解要多一些。
他虽然是宜君的族兄,但因为年纪大了一轮多,平素与十几岁、二十出头的播州贵族青年交往不多。可光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